李浩的大腦高速運轉,只聽到朱炳文院士的只言片語。他就能了解國家發展這個技術的具體原因。
他覺得不應該在和朱炳文院士試探下去。他們說了半天,國家的核聚變能源計劃,一直都沒有聊到正題。
李浩直接向朱炳文院士提問道:“朱院士,你能說一下你的具體來意。我剛才聽你說了這么長時間,一直沒有把握到你的來意。”
朱炳文院士目光灼灼的看著李浩,緩緩的開口道:“我來這里是有項目想和貴公司合作。”
李浩看到朱炳文院士果然不出他所料,是有項目和他們進行合作。
自從清瓷科技推出科研輔助系統,在科研系獲得極高的威望后,總有一些自認為懷才不遇的人。
他們毛遂自薦,主動來清瓷科技推銷他們的研究。
李浩為了不放過有價值的人才,他還安排由鸚鵡和科研大樓專家團隊,組成的審核隊伍審核。
先由鸚鵡通過人工智能程序來審查這個項目,如果它沒有看懂,又符合一定的科學原理。就會轉交給專家團隊,他們負責終審這個項目。
但大部分來的拜訪者都是民科,一些連現代科學都沒搞懂的人。就想要研究永動機,無限能源等完全不符合物理規律的項目。
還有一個人說他修出內丹,能實現點石成金之術。
令人哭笑不得的技術層出不窮,只不過都被鸚鵡給攔下。
這段時間還真發現幾個被埋沒的人才,他們被吸收到科研大樓的各個實驗室內。
清瓷科技還是非常愿意投資科研領域,這個領域只要眼光好,又有一定的運氣。是少有的低投入高產出領域。
當然這個低投入是以億元為單位,一般的投資者也燒不起。
他當然不會因為朱炳文院士也是這種人。作為中科院頂級的專家,他也不會來集團忽悠知己。
李浩估計朱院士的來意是想利用清瓷科技的資金、人才和設備。來幫助他自己研發項目。
如果這個項目有很大的前景,李浩還是非常愿意投資到這個項目之中。
李浩仔細地詢問道:“朱院士,我知道你可是核物理方面的專家,主要研究核反應堆。
現在的核反應堆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國家也不會進行重復投資。我們公司這么小的體量,怎么能擠進去?
再說你研究的這個項目到底是什么?只有詳細了解后,我們才會作出決定。”
朱炳文院士笑著說道:“我還沒說具體項目,李董事長怎么就沒有信心了。
但我想說出這個項目后,李董事長一定會迫不及待的投資。
我研究的這個項目是小型核聚變反應堆,他和國家現在研究的托卡馬克裝置沒有任何聯系。
它采用聚變反應條件相對低一些,也更好控制的氦3為原料。
聚變反應堆整體規模很小,這是呈圓柱形的反應堆,直徑只有十米左右,長度也不超過30米。
要知道托卡馬克裝置,他至少占地數百畝。李董事長應該知道這種小型的核反應堆以后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