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國在春秋戰國的時候,有一位霸主叫齊恒公,這位齊恒公未稱王的時候,曾經被一個名叫管仲的人射過一箭。但是他繼承王位之后,并沒有與管仲計較,而是信任管仲,最后管中幫助他,成就了霸主的地位。”小摩根說道。
楊小天笑道:“看來你還真做了一些功課,齊恒公和管仲的故事,在我國的歷史故事之中,十分經典。齊恒公寬宏大量,原諒了管仲,全力的支持管仲。最終在管中的輔佐下,齊國稱霸。這的確是一個經典的故事。”
“第二個故事是唐太宗李世民與魏征的故事。魏征當年是太子李建成的人,曾多次建議李建成擊殺秦王李世民。這按說與李世民有大仇,但是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后繼承皇位,卻并沒有殺死魏征,依舊任用魏征。魏征多次向李世民進諫,而李世民也都虛心采納,這讓李世民成為了千古明君的典范,也讓李世民和魏征的君臣二人,在歷史上留下了美名。”小摩根回憶著自己看的史書,說道。
這兩個故事,小摩根以前并不知道,不過為了向楊小天求饒,小摩根專門找了一幫專家,幫助自己。
那幫專家在分析過楊小天的行為特征和性格之后,認為可以用華夏的經典故事,來打動楊小天。
無論是齊恒公與管仲之間的故事,還是李世民與魏征的故事,這在華夏的歷史上,都非常著名。
楊小天這個人的性格,自視甚高,一定會以齊恒公和李世民自比,那么他就極有可能效仿齊恒公和李世民,原諒自己的仇敵。
這個方案不能說是錯,只是成功率也未必有那么高。
可是此等情形之下,能做出這種方案來已經十分難得了。
“李世民的確是千古明君的典范,會用人,會打仗,會治國。他和魏征之間的故事,也的確一直被后人稱頌。你從我們華夏漫長的歷史之中,精心挑選出這兩個故事來,你還真是有心了。”楊小天道。
“楊小天先生,您的偉大并不遜色于齊恒公,亦不遜色于李世民。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您能像齊恒公和李世民那樣,寬恕我對您犯下的罪行。我一定會像管仲和魏征那樣輔助您,讓您實現您的一切抱負,實現您的一切目標。我會是您最忠誠的走狗,我會是您手中的利劍,幫您清除一切仇敵。我會用我畢生的精力,就像諸葛武侯那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為您效力。”小摩根一口氣說了很多。
看得出他沒有少惡補華夏的各種歷史典故,舉的例子都十分恰當,各種說辭也的確令人心動。
楊小天道:“你的這兩個故事說的不錯,但是你真讀過這兩個故事嗎?”
小摩根道:“當然真的讀過,而且不止讀過一遍。”
楊小天道:“如果你真的讀過這兩個故事的話,你就會知道這兩個故事還是有后續的。齊恒公的故事是齊恒公在管仲死后,被奸臣所害,活活餓死。至于李世民的故事,則是魏征死后,李世民對魏征生前的冒犯越想越氣,直接扒開魏征的墳墓,把魏征鞭尸。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美好的故事,哪有那么多美好的結局?”
楊小天說的這后續,小摩根還真不知道,此時聽楊小天這么一說,心中一震,嚇得幾乎尿了褲子。
“我……我不是華夏人,我并沒有深究后續的情節。只是這兩個故事,無不說明一個人想要獲得巨大的成功,就必須有寬闊的胸懷。這個……這個……比大地更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男人的胸襟。我一看楊小天先生您,就知道您一個胸襟寬廣之人,我希望您能饒恕我,無論你讓我做什么都行,只要您能饒恕我……”小摩根聲淚俱下的說道。
他也是一個演技派了,眼淚那是說來就來,這份演技就是拿去好萊塢也不寒磣。
雖然不能拿個奧斯卡什么的,但是拿個金球獎大概是綽綽有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