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媽媽一口答應下送貨上門,點開紅包,嘩啦啦的金幣掉落聲在小屋子里響起,格外悅耳動聽。
“小魚怎么這么棒啊等回去了,給你手機充上電,媽媽把錢轉給你。”葉媽媽笑瞇瞇地捏捏女兒的臉。
葉祝余被媽媽夸得都不好意思了,趕緊拉了拉她,“媽,快去市場吧。”
葉爸爸摘了生菜送去醫院,一家一起去農貿市場買種子。葉祝余感受著種子活性,買了十幾種菜種果種,每種一小包。
種子很少散賣,都是裝在小塑料袋子里,包裝上還有國家審核的標志,一看就讓人放心。一包種子根據種類和出產的牌子不同,有幾百幾千顆的,從外包裝壓根看不出內里有什么區別。
對普通種植的農戶來說,種子只要符合國家標準的發芽率,按照種類購買,長出來都大差不差。
葉祝余買種子卻不一樣,她調動靈力,一袋袋仔細感應過去。
這都是普通植物,沒有靈氣波動,只是里面種子的生命力高低略有不同,和未來發芽成活率、長出來苗苗是否茁壯有關。
葉祝余要培育特殊蔬果,生命力越強的種子成功率越高。既然本錢不多,自然要在有限的選擇里選最好的。
“常見菜都買點再來點別的水果。以后咱們家的蔬菜水果我都承包了”
挑好付錢時葉祝余提醒媽媽,“用剛剛那五十塊結賬,今天的花銷都交給我”
葉媽媽笑瞇瞇的“好,小魚賺錢了,聽你的。”
店主看著一家人挑揀半天離開,忍不住搖搖頭。
有些蔬果都不是這個季節種的,或是這會種已經晚了、不適合育苗了的品種。小姑娘說得倒煞有介事的,像是已經種出來了似的。
唉,一看就是沒種過地的人,讓孩子瞎玩呢,可惜了好好的種子。
葉祝余挑走了店里生命力最旺盛的一批種子,心情很好,買完種子,一家踏上了回老家廟山村的路。
小巴車把一家人在縣道邊緣放下,一條狹窄的水泥路彎彎曲曲,通往遠處郁郁蔥蔥的巍峨山脈。
前些年村里出錢修的村路路邊,豎著好幾個農家樂、采摘果園的招牌,飽經風吹雨打有些破爛了,明顯沒什么生意,主人都懶得打理了。
廟山村離市里直線距離不遠,市轄縣再往華嶺方向幾里就是廟山,山腳下就是廟山村,嚴格來說還沒出郊區,并不偏僻,山青林秀風景不錯。
但山多了,路就不好走,交通受限,村子發展就比不上別的村。縣道修這一段的時候修的時間最久,道路顛簸不說,還經常壞。過去每年回來,葉祝余都得暈一次車。
一下車,葉爸爸擔憂地扶住女兒,“難受咱們就歇一會。好些了爸爸再背你回家。”
葉祝余搖搖頭,“爸,我已經不暈車了,不用背。”
靈力潛移默化改造著她的身體,暈車這種小毛病早就沒了。葉祝余雖然還坐著輪椅,但一直在調息,消耗的力量很快就能補足,并沒有那么虛弱。反而家人們臉色多少有些疲憊,路邊也沒法好好休息,還是早點回家的好。
葉祝余拉了拉姐姐的袖子,“咱們快走吧,回去收拾收拾剛好吃晚飯。好久沒吃過媽媽做的飯了,煮的菜湯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