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女孩子,一個十六歲,名為謝丹瑜,是謝丹晴和江洛的平輩。還有一個十三歲,一個十二歲,是親姐妹,分別叫謝蓉和謝英
,比兩人小一輩,要叫她們“姑姑”。
謝丹瑜是謝氏族長的幼女,謝蓉和謝英都是她的親侄女。在本族中,是族長之女謝丹瑜比謝尚書的女兒地位更高,但放在全大齊,當然是謝尚書的親女兒更受人青睞。
江洛上次來時,看到謝丹瑜姑侄三人和沈夫人的親女兒謝丹曉四人同起同坐,似是親密無間。
過了一個月再來,謝丹曉卻似和謝丹瑜有了不快她看見的是,謝丹瑜一直在和兩個侄女找機會和謝丹曉說話,謝丹曉卻不大愿意理她們三個,對她們挑起的話題不是敷衍,就是忽略。
十幾歲的小女孩兒之間一時好了,一時不好很正常,何況嫂子又和繼母妹妹不算親熱,江洛更不在意這些。
但在謝丹瑜第三次試圖“盡力”“忍著委屈”邀請謝丹曉一起同她說話時,江洛還是不可避免覺得反感了
有必要在她這客人面前做到這種地步嗎
十六歲的大姑娘了,難道不懂“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譬如她和嫂子,哪怕在家里互相撓花了臉,見到外人還是會想方設法遮掩矛盾。今天看似是謝丹曉故意不配合謝丹瑜掩飾太平,實則卻是她不斷把矛盾挑明,顯得自己顧全大局,卻讓謝丹曉做那個不懂事的人
江洛不喜歡這種人。
但說到底,終歸是別人家的事。
沈夫人一直笑吟吟看著,江洛便也當做她們關系特別好只是鬧著玩。
到謝府已是上午十點。互問寒溫半小時,說閑話一小時,吃午飯一小時,再說半小時閑話,江洛便見嫂子和沈夫人告辭了。
上次也是這個節奏,例行公事完畢就走人。
沈夫人也沒大留,只親親熱熱挽起江洛的手送她,請她下次還來。
謝丹晴和謝丹曉姐妹跟在她們后面。
沈夫人是長輩,送小輩最多只送到二門。眼看垂花門越來越近,連檐上的積雪都快粒粒可見了,謝丹曉走路時跺了跺,咕噥一句“可真冷”,便快速挽過謝丹晴的手,問“姐姐新年前是不是還來”
謝丹晴從沒和妹妹這般親密過,被她挽住的手發僵“來。”
謝丹曉從袖子里抽出一個字條,死死按在謝丹晴手心“姐姐下次來,帶上以熙和以榮吧。”
謝丹晴握好字條“那要看天氣如何。”
“哦。”謝丹曉松開姐姐。
謝丹晴把手心里的一小疊紙捏了捏,又捏了捏。
這丫頭,有什么話不能當面說嗎。
坐上馬車,江洛不由輕出一口氣。
這種親熱中透著客氣,客氣里又得多點親熱的社交最累人了。
希望她和黛玉未來的關系不會比嫂子和沈夫人更冷淡。但其實這樣也說不上太壞。
相敬如賓總比反目成仇好。
她靠住嫂子的肩膀,撒嬌“我睡一會。嫂子靠著我也行。”
午飯吃得有點飽,醒著容易暈車。
謝丹晴摸
了摸她的臉“睡吧。”
二妹妹總是入睡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