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自安卻不安起來“一個故事有人喜歡,也定有人怎么都不愛。你懷著孩子,可別為不中聽的話憋悶在心,傷了身子。”
“誰敢把難聽的話說到我面前呢。最多是委婉指出有不足罷了。”江洛仍是笑,毫不在乎說,“真有這般有膽色的人,我也服她。”
這便是狐假虎威吧
今月十八,去年夏日便升了正二品參將的余季無又傳捷報
福建境內倭寇也已清剿干凈。
兩位圣人大喜,將他升了總兵,又令即刻進京受賞。
余季無是林如海去歲力排眾議舉薦的人,還為此與兵部尚書結怨。結果兵部尚書舉薦的廣東提督參尚的確不擅應對陸地小股作戰的倭寇,接連傳敗,余季無卻在浙江省內連戰連勝,走投無路的倭寇又流竄到福建
因此在去歲六月,兩位圣人便命參尚自回廣東駐守,升余季無為參將,總攬清剿倭寇諸事。
至今又將一年,共是一年零二個月余,總算倭患盡除。
皇帝已經接連五個早朝大贊林如海了,宮里給江洛這孕婦的賞賜補品也流水一樣送過來真是誰敢在此時得罪她呢
“但我倒不認為這故事叫人贊好,也是借你的威勢。”
江洛笑與林如海說“是這故事本來就好。最多是旁人想奉承你,或是仰慕你的名聲,好奇你的夫人在做什么、能寫出什么東西才多買一本。好與不好,人心里自有評判。”
果然,不論在任何國度、任何時代,好文章都不會埋沒。
“的確是好。”林如海真情實意地說,“今日連謝御史都問我下一卷寫的什么,說他夫人不肯告訴他,還生他的氣呢。”
他笑“謝御史極是悔恨,同我說,勾壞一詞只是玩笑,我哪兒會背后貶低你的夫人她卻當了真,連稿子都藏起來不給我看,說別再帶壞了我。還是我叫人去買的。”
他笑問“近幾個月,我沒說錯什么話,叫夫人不肯饒恕罷”
“你雖沒有,也得警醒自己,無則加勉才是。”江洛開心得意。
端午將至,她也真個得意了許久
好多人有她熟識的,也有不大認識的都來問她下
一卷是什么
她們是恭喜她有孕,可說話的重點全在唐氏游俠傳上,看她的肚子倒只是順帶了
江洛拼命才忍住劇透,只說“下一卷兩個月后七月出售,直譯本我已寫好了,你們只管等著便是。”
“那怎不先賣直譯本呢”禮部尚書的夫人便問。
“自然是要先吊著你們的胃口,省得你們都知道了下文,就不管另兩本了呀”沈自安笑道
端午吃了二日宴。
搶得到戲班子的人家,家家都在唱唐俠記。
宮里也在唱。
臉上涂白的唐游俠下場了。
曲樂皆停。
宜春樓上只余太上皇暢快的笑聲,和左右侍奉之人捧場的附和之笑。
皇帝親自給父皇捧茶。
太上皇笑一回,喝一口,又笑一回,才放下茶杯問“聽說這戲還有直譯外國書的本子”
“是有還是先有的直譯本,才有的戲本。”皇帝早就準備好了,叫太監奉上,“是林少師夫人譯的。”
“朕看看。”太上皇戴了西洋眼鏡,翻開第一頁。
這一看就看到最末一頁才停。
皇上略有緊張地等著父皇評價。
這書他昨夜熬了一個時辰看完,應無犯忌之處,又著實有趣,今日才敢奉給父皇的。
“這些西方蠻夷之地,彈丸小國,竟真興起來了”太上皇看到的是,“發送到海船上,做一輩子苦役,”他翻至這一頁,令皇帝也來看,“這也是如倭寇一般興船的地方。”
他面色沉重,低聲自語道“大齊才除了一個倭患,難道今后又要再來海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