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沒太明白太上皇的話。
他虛心求教“父皇,西方那些小國與大齊通商往來已久,數來自開國便有。他們土地稀少,自然是興船之地了,航路又遠,不比倭國近在咫尺,相侵便宜。怎擔心起了海患”
這是有關大齊國祚的大事,皇兒姿態又低,太上皇心里舒坦,更愿意教他“歷來都是國朝興盛,百姓安居樂業、豐衣足食,民間才有熱鬧文章興起。此書已經遠洋萬里傳至大齊,在當地必已廣為流傳。能有這等好書,可見這佛郎機國已不可小視了。”
皇帝大略懂得了,忙笑道“多謝父皇教導如無父皇時時指點,兒子還不知曉這等厲害”
太上皇放了書,問“這只是第一卷,還有幾卷”
皇帝忙道“聽林少師說,江夫人共要分八卷譯,還有七卷。第二卷已經譯出來了。”
太上皇便又問“林如海的夫人怎么會佛郎機話”
這些正是皇帝前兩日詳細問過林先生的
他又忙笑答“是江夫人興趣使然,去歲得了幾箱佛郎機人的書,偏看不懂,便想學些外國話,打發閑暇。因會佛郎機話的先生一時尋不見,便先學了一年英吉利語、法蘭西語、羅剎語、暹羅語,又學了半年佛郎機語。江夫人外國話學得極快極好,這書又恰有英吉利語譯的,見是極好的故事,江夫人便想譯出來,與眾共賞。”
太上皇點頭,自思了片時,命“宣林如海進來。讓他把他夫人譯的第二卷也帶進來。”
正在五月初六,端午小長假最后一天。
江洛腹中的孩子滿了四個月,正請了許院判來診平安脈。
“這幾日夫人常是清晨出門,傍晚才回,在別家說話勞累,”林如海虛心請問,“身子可還安穩”
“無妨,無妨的”許院判笑道,“夫人的身體極好,又已懷胎第五個月,平常出門、活動,都不妨礙。只要不還似從前頻繁騎射、習武,便慢打一兩套拳,或許還更好。”
“竟是如此”林如海驚奇。
他欲細問,想到一節,不大好在江洛面前直言,便請許院判到外間,方低聲問“可我先夫人在日,有孕時常是身體不適,多勞累些便覺腹痛”
“這人與人的體質哪里一樣懷相大約也不同。”許院判細問,“先夫人有孕時年歲幾何脈案如何是否曾因生育、落胎傷身”
林如海便細講一回
未及說完,他自己先明白了。
“大人看,這就是了。”許院判笑道,“夫人習武多年,身體本便比一般的女子好得多,大人不必太禁著夫人活動。”
恰江夫人聽不見。
許院判又低聲問“其實夫人一直有些郁結于心,只是不大有損胎氣,我便總沒告訴大人,怕大人面上帶出來,更對夫人不好。今次我觀夫人心緒好了不少,可是因唐俠記大獲成功由此可見,夫人有事忙起來的確
是好。人閑下來,才更易多思。”
“這書真正極好,我家人也都看了。”他撫須笑道,“請夫人多聽聽夸贊吧,贊譽誰不愛呢。”
林如海如獲至寶,連忙相謝,又問“可能診出來,夫人是為何郁郁不快”
大夫一直不說夫人心緒不佳,他也不敢問夫人今日總算聽得了一句明白話
許院判便笑道“大夫又不是神仙吶這等事,還是請大人親自問夫人吧。”
林如海若敢直問夫人,便不會在此問大夫了。
他怕夫人再起不要孩子的念頭。
大夫也診斷不出,他只好送人出去。
誰知行到半路,下人來報,宮中傳召。
許院判拱手自去了,林如海只得忙回積微齋更衣。
江洛已經寫起稿了。
林如海心中雖然擔憂,卻只笑對她說“兩位圣人想看直譯本第二卷,不知夫人放在哪里”
江洛不大情愿提前泄稿大家說好了,三版的第二卷要一起出的
但皇帝在世間擁有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