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太忙,陳淮書跟周文津都有些吃不消了,傅朝瑜覺得熱鬧一場揚了名就夠了,沒必要耽誤他們準備春闈。文章可以繼續寫,但是收稿、審稿、排版這種非技術性的活兒還是交給旁人吧。
王紀美頗為驚訝,這文刊他可是親眼見到這些學生們辛辛苦苦弄出來的,才剛打響了名聲就要讓給國子監
這對國子監當然是好事,還能帶來一筆額外的收入,但是,王紀美總覺得委屈了他弟子。
“你們決定好了”
傅朝瑜點點頭,沒多久又老實道“其實弟子將文刊交出來,還有一事相求,先生看看這篇吧。”
王紀美接過,上下一掃,卻是一篇關于“圖書館”的文章。
歷朝歷代都有藏書樓,但是這些藏書樓或官辦或私屬,大多都是不對外開放的,或者只對特定的人開放。然而傅朝瑜提到的這所謂的圖書館,卻是面向所有百姓,無論尊卑貴賤,只要愿意讀書都可以進館閱讀。
這倒是個好事兒,王紀美看完頗為意動。
傅朝瑜繼續娓娓道來“學生寫此文章也是基于如今的藏書樓雖然珍本繁多,但是藏而不用,不能惠及百姓。如今寒門子弟也可以科舉入仕的機會。但民間尚有許多讀不起書的人。若是朝廷能在京城率先興建圖書館,各地想必也會仿效,屆時,寒門子弟讀書應當能便利許多。”
“除了這個,還有沒有別的想法”
傅朝瑜臉一紅,有點不好意思“其實弟子也是想著這事兒若能辦成,往后說不定能再進宮看看外甥。”
王紀美替他心酸。他這弟子親緣淺,也就只有宮里那位小皇子一個親人了。五殿下他昨兒也見過,跟著傅朝瑜到處乖乖喊人,聰明伶俐又分外可憐,怪不得自家弟子時時念著想著。
王紀美最終將兩篇文章都留下來了。
傅朝瑜又掐著點跑去學堂上課。
今兒出奇,沒上課前竟有好幾個出身不錯的監生跑到他這兒來,期期艾艾地問傅朝瑜,倘使下回做事能不能帶著他們一起。
昨兒傅朝瑜再次成為京城家長圈中的風云人物、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那般大場面,便是有閱歷的官員也未必能坦然自若主持場子,偏偏傅朝瑜面對身份地位遠高于他的竟能毫不露怯,還能在兩方不和的前提下成功安撫眾人。
此等心性,本就非常人能比。
家長們回去后少不得又要拿傅朝瑜跟自家孩子比較比較了,越比越心塞,兩者差距猶如云泥之別,硬要比,無異于自取其辱。
這教育得多了,總能激發出一些從前沒有過的羞恥心來。原來監生們渾渾噩噩過日子也就罷了,可是瞧見楊毅恬都能跟著助教身后迎來送往,他們心里便有了別的念頭,總想做點兒什么,否則總不能一直混日子吧。
傅朝瑜高高興興地記下了每個人的名字,若回頭圖書館能建起來,這些人就是免費的勞力
不用白不用。
安陽侯世子眼睛一亮“你答應了”
“放心吧,有活兒少不了你們的。”傅朝瑜保證。
眾人頓時覺得傅朝瑜太好說話了,也為當初瞧不上他而自我唾棄。看看人家多樂于助人,自己學習好就算了,還愿意體恤學習不好的,活該他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