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兒傳到別的班,又有好些人蠢蠢欲動,打算跟著傅朝瑜一塊兒行事。
安陽侯世子直到回到座位上還在感嘆“傅懷瑾真是個好人吶。”
楊毅恬使勁點頭“我早你說了,只是你一直不信。”
“現在信了,往后咱們跟定傅懷瑾了。”
杜寧默默遠離了他們,結果扯著屁股再次疼得叫出了聲。昨兒也不知道他父親發了什么瘋,到家之后就嚷嚷著他欺負了三皇子,劈頭蓋臉就是一頓揍。
杜寧都快要冤枉死了,他總覺得自己最近倒霉,不是在挨打就是在挨打的路上,也不知犯了什么沖
不止國子監的學生這場辯論賽的影響,如今京城內外都在熱議這場別開生面的辯論賽,就連朝堂上也就文武之爭再次掀起討論,除了傅朝瑜那番“求同存異”的論調被廣為流傳開,成為朝堂調節矛盾的金科玉律,參加辯論的眾人不論輸贏也都受到了莫大的關注。
擁文派與擁武派確實不會因為一場比賽就改變想法,他們只覺得臺上的人說中了自己的心聲,辯得慷慨激揚,大快人心。甚至準備去國子監問問還有沒有下一場。若有,他們愿意上臺辯論
孫明達并未直接拒絕。
經歷一次大朝會激情廷辯的孫明達算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國子監的影響了。國子監雖然沒有太大的實權,但若是愿意做事兒的話,真的可以影響輿論,進而影響朝政
這一刻,孫大人內心涌現了萬丈豪情。擴大國子監的影響力,這不就是他苦苦追求的嗎,如今終于有了結果也算是苦盡甘來了。孫明達不得不承認先前是他狹隘了,插班又如何,商賈出身又如何,只要能做實事出身并不是問題。
只可惜他與傅朝瑜關系僵硬,傅朝瑜這廝也是個小心眼兒的,有什么事寧肯找他先生,也絕不肯對自己說半句。
真記仇啊,果然跟王紀美如出一轍。
心情澎湃之下,孫明達看到王紀美送來的兩篇文章后,沒怎么深思便同意了。
王紀美還頗為驚訝,畢竟先前他家弟子提什么意見,孫明達都得臭著臉擺好一陣譜,這回竟如此開明。
孫明達知道王紀美這個老東西在想什么,只是他這會兒高興,王紀美的這點猜測他無所謂。經過這幾次的事,孫明達已對傅朝瑜刮目相看,這人不僅才學兼備,還氣運過人,凡是他想做的事總能做成。一時如此是幸運,一直如此便是有大造化了,興許他們國子監還能出個大人物。
傅朝瑜一心為國子監著想,若他總還記著從前的恩怨,豈不是太狹隘了
在弘揚國子監聲威一事上,他與傅朝瑜并無分歧。
文刊一事好辦,但是圖書館這事兒孫明達還得決定進宮稟報一番的。
孫明達對此事格外看重,這事兒若是辦好,不僅民間對國子監的印象會徹底拔高。
但是皇上聽聞孫明達的話之后,想的確實另一重上有所好,下必效之。此事若成,會直接影響各地官府的選擇。只要朝廷支持,不怕底下的官員不跟風。到時候便真正能惠及寒門子弟了,科舉選仕寒門子弟高中的幾率興許也會變大。如今的科舉雖說人人可考,但是考中的十之七八都是權貴子弟、高官之后,他們擁有著最好的教育,占據寒門無法比擬的藏書,導致這科舉看似公正,實則不公,連選人用人都受到了禁錮。
皇上早就想提拔寒門了,無奈沒有機會,這回倒是可以借著國子監做一回文章。
他甚至向孫明達許諾“你們只管去做,待來日國子監圖書館建成開業,朕親自去觀禮。”
圣上親臨這是何等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