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個學生大著膽子回道:“知州大人也看過這本文刊嗎”
王知州笑了笑:“那文刊乃是我家小師弟帶人創辦的。”
“大人說的可是國子監傅朝瑜”
“不假。”王知州頷首。
眾人沒料到兩個人竟然師出同門,真是巧得很。
王知州提到傅朝瑜,便想起父親幾次三番寫信過來夸耀自己得了個好徒弟,喜愛之意溢于言表。一時夸他才學,一時又說這個弟子有多俊朗,王知州本來還以為父親吹牛,結果如今看了女談方知父親所言不虛。女談只是打發時間,國子監的文刊王知州卻是一期不落,尤其是傅朝瑜的文章,每回都能叫人耳目一新。
他作為一方知州,關注的與讓人有些差別。比起這兩期,還是頭一期的油菜種植更讓他上心。
王知州事先調研了一遍,如今都已經安排下去了,今年冬日他便鼓勵農戶種植油菜,改良榨油機。
若是來日豐收,他必要好生謝謝這位小師弟。
京城中,傅朝瑜已經排好了戲。
皇上聽聞之后期待良久,又差人繼續印了一批書,害怕不夠,又讓文豐書局隨時備著,其他的書都得放一放,一切以他們為先。
這些時日下來,文豐書局已經煥然一新了,李閑曾與傅朝瑜閑聊感嘆:“這生意若是一直做下去,沒準兩三年后,咱們這兒還能成為京城最大的一家書局呢。”
這放以前誰敢想
傅朝瑜真不懷疑這一點:“瞧好了吧,往后還有更紅火的時候。”
這才到哪兒印刷術才剛剛興盛,外頭書鋪里面不論是書籍還是文刊空白的地方實在太多,有待一一挖掘。只要國子監能起個頭,文教興起大有可為。
然而眼下最重要的還是找準時機,讓這出新戲露一露臉。
皇天不負有心人,很快傅朝瑜就等找到了機會。
成王幼子即將要辦周歲宴。
傅朝瑜跟皇上都不約而同的將目光放在了成王府上。雖然有點對不住那位小公子,但沒辦法,這場周歲宴他們得拿來做別的名堂了。
成王是被皇上推薦了這出大鬧天宮的戲份,皇上說好,還建議他邀戲班子演上一回。
皇帝建議的,成王還能咋辦這又不是一母同胞的親兄長,他不好好聽著供著,回頭皇上若是對他有意見給他穿小鞋,哭都沒地方哭去。
于是這個戲班子順理成章地進了成王府。
周歲宴上,傅朝瑜跟著楊直也同戲班子一道進了戲場后臺。開場前,傅朝瑜還忍不住再三交代:“今日貴客眾多,到了臺前切不可有所差池。”
“傅公子您放心,咱們都演了多少遍了”扮演孫大圣的是個半大孩子,叫重光,比傅朝瑜還小兩歲,不過他已經唱了十年的戲了,經驗豐富。
傅朝瑜對他格外看重,就連他這一身的扮相都是傅朝瑜仿照后世設計好的。
今日周歲宴可謂熱鬧非常,成王是個老好人,在京城里的親朋好友不在少數。眾人起先一直在圍著小公子說話兒,倒是很少有人注意到戲臺上的戲已經開唱了。
反而是一些小孩子坐不住,碰到新鮮玩意便駐足觀望。這一看更不得了,嚯,竟然有一只猴子從石頭里蹦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