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面加速,日月不斷東升西落。
不知過了多久才停了下來,此時的山谷格外空曠,四下無人,只有哀戚的風聲拂過山崗,不斷回蕩著,回蕩著。
很少有人能夠從容面對死亡,生與死是人生不可避免的話題,人們總是希望自己活得長一些再長一些,為此不惜尋仙訪藥,苦苦追求虛無縹緲的長生。
尤其是那些皇帝,當一個人擁有了人世間所能想到的一切之后,任誰會想牢牢攥在手心里不讓它們溜走。而長生不老,則是永遠擁有這些的基礎。
嘉靖皇帝朱厚熜心有戚戚然地看著天幕。
身為坐擁四海的皇帝,掌管天下,榮華富貴享之不盡用之不竭,他修仙不就是為了活得久一點,多享受享受嗎。
“來人,開爐,我要繼續煉仙丹”
與嘉靖皇帝自己身體力行的修仙不同,秦始皇還在寄希望于徐福身上。
秦始皇這幾年越來越感受到自己精力不濟,對長生也越發的渴求。
這個帝國離不開強有力的掌舵人,但偏偏自己繼承人還沒徹底成材。
即使他的精力遠不及年輕的時候充沛,也只能繼續咬牙堅持下去。
“趙高。”秦始皇出聲呼喚。
被點到名字的趙高忙不迭的應聲而出“陛下,您有何吩咐。”
秦始皇沉吟
“你去告訴徐福,增添五百童男童女的事,朕允了。朕的要求只有一個,抓緊時間盡快把船造出來。”
“諾。”趙高領命出去了。
大宋承天寺
看到這一幕的蘇軾眉頭緊皺,隨著天幕的播放心也跟著被狠狠揪緊住,一雙手不禁握緊又松開。
蘇軾是一個至情至性的人,愛笑也愛哭,都快要到知天命的年紀了,一顆眼淚欲墜不墜地掛在臉上。
直到看到最后,那滴眼淚終于垂落了,他低聲抽泣道“陶公走了”
張懷民同樣心里難受,沉浸在悲傷之中。
和蘇軾張懷民一樣心情沉重的人還有不少,雖然陶淵明后期私德上有些令人詬病之處,但是看到天幕毫不遮掩地,把人葬禮上的情形放出來。
就好像自己也跟著參加了這場本該除了陶家人之外便無人知曉的喪禮般,心情低落。
人死如燈滅,早先的些許憤怒被死亡的悲哀覆蓋,即使是再冷酷無情的人看到這一幕也不由為之動容。
“好端端的,人怎么沒了。”這是很多人的嘆息。
除了陶淵明之外似乎大家都很悲傷。
而陶淵明本人表示我沒死,我活的好好的,你不要咒我啊。
“兒啊你怎么就這么去了。”
這是握著他的手,淚眼婆娑的娘親。
看一眼,偷偷拿袖子抹眼淚,再一眼,又偷偷拿袖子抹眼淚。
這是他的父親,演技拙劣,所有人都能看出來他哭得不行。
但是這都無所謂了,家里已經哭成一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