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35年,等到了杜牧被征辟為侍御史時,入京之前,牛僧孺設宴為他踐行,宴會上他對杜牧如是告誡
天幕順著女聲扒拉出新畫面。
“牧之,你現在當監察御史了,責任重大。但是,我就擔心你一件事。”
只見牛僧孺語重心長地勸道“生活上不拘小節,容易傷身”
他很含蓄地提點了一句。
杜牧聞言不為所動,面上一派泰然自若,見牛僧孺如此,他很是自信地笑了“大人不必擔憂,下官不才,自認為算是經常約束自己,行為并無不妥。”
但是他的一番表現沒有得到及時回應,牛僧孺笑而不語。
稍后,牛僧孺派侍從將一個小竹箱遞給杜牧。
“來,打開看看。”
杜牧不明所以,但是既
然這么說了,那就照辦吧。
咔嚓。
清脆一聲,竹箱開啟。
杜牧打開的手微微顫抖,差點把竹箱摔了。
眾人八卦看去,只見小竹箱里滿滿登登,都是小紙片形式的密報,但是內容卻是這樣的
“某夕杜書記過某家,無恙。”
“某夕宴某家,亦如之。”
天幕上的杜牧窘得無地自容,臉漲得通紅,忙起身拜謝謝過大人提點,卑職今后一定多加注意。”
大漢“哈哈哈”
劉徹開心,連皇帝的儀態都端不住了,笑得前仰后合“仲卿,朕就知道,朕就知道天幕沒安好心
衛青也是忍俊不禁地勾起了嘴角,悶笑出聲。
無他,逛花樓逛到被上司記本是真的太好笑了。
唐朝
“撲哧”有個姑娘忍不住笑了出來,忙捂住自己的嘴巴,一雙眼睛滴溜溜地轉,但就是不看杜牧。
此時,人在揚州的杜牧同樣羞窘。
好消息,出大名了。壞消息,出的是花名。
“想笑就笑吧。”
杜牧一臉生無可戀。
“哈哈哈,十三郎這可是你自己說的。”說話的人聲音嬌媚,讓人酥酥麻麻的,杜牧心里哇涼哇涼的。
一時間銀鈴般的笑聲此起彼伏地響了起來。
天幕
同年,也就是太和九年。時年二十七歲的唐文宗不滿宦官專權,和李訓、鄭注謀劃意圖誅滅宦言,不幸被發覺。宦官集團發起反擊,牽連誅殺包括宰相在內的一干多人,史稱甘露寺之變。
那一天,或許是唐朝歷史上的無戰亂發生的情況下最混亂,最血腥的一天。
天幕沒有放出具體的畫面,但是卻在初唐眾人的心中激起了陣陣漣漪。
宦官專政,牛李黨爭,兩相加成之下,大家奕然發現自己的情況好像也沒有那么差,甚至對宦官的敵意上升到最高峰。
現在只不過是需要有一方勝出而已,但是宦官確是對他們這幫大臣無差別攻擊啊。
“宦官的勢力怎會這么大再怎么專權也不至于啊
,除非”
李世民猶疑,縱覽歷史,宦官弄權有,但向來只是用來制衡朝廷勢力的工具,權力來自于皇帝的信任。
電光火石之間,李世民福靈心至,想到了一種可能,這個可能很快令他瞪大了雙眼,他低吼道
“他們他們居然把兵權交出去了糊涂”
李世民驚怒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