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能怪他失態,宦官的權力連源于皇帝,也因此受制于皇帝。但是,有了兵權之后,宦官權力的依撐就不僅僅是皇帝了。
而且宦官,在一定意義上是離皇帝最近的人,那兵權一定是禁衛冰權,這晚唐怎么可能不亂
太子府
“該死”
李建成也不傻,他也很快猜測到了晚唐后期的兵權,或者說起碼很重要的一部分怕是被宦官把持了。
這一刻,太子李建成暗下決心,不管他和秦王最后誰是太宗,兵權一定不能在那幫闔人手里
宦官勢大,把握兵權。此事之前,六年弒殺兩君,此事之后,唐文宗李昂成了他們的傀儡,皇帝的廢立徹底掌握在宦官手中。迫脅天子,下視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這就是那時的太監。
唐朝
“迫脅天子,下視宰相,好大的氣焰啊”
李建成咬牙切齒,這算什么,和兄弟爭來爭去,爭到最后反倒是讓宦官事實性地搞桃子了
那個唐文宗,除了有個皇帝的名頭,他還有什么
秦王府
果然是兵權
印證了自己的推測,李世民更生氣了,眉毛怒挑,雙拳攥得青筋暴起。
“是誰這么聰明想到了這招,此舉,此舉流毒百年宦官勢大之后,該如何去除”
自然只能是交由另一個朝代解決。
李世民有些悲哀地想到。
這推出來的結論,確實不假,宦官專權正是唐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漢
劉徹沒心思關注杜牧如何了,滿心滿眼都是天幕所言的甘露寺之變
連殺君主,掌握皇帝廢立,這是對皇權的挑釁,劉徹倒吸一口涼氣,看向身邊已經在瑟瑟發抖的小黃門。
扛不住壓力,察覺到劉徹冰冷的視線,在場的所有黃門太監全都跪了下來。
“陛下,臣有一言”衛青不忍,堪堪開口就被劉徹打斷了。
“仲卿,朕知道。”劉徹冷哼一聲“朕非唐文宗之流,量他們也不敢”
被cue到唐文宗什么想法,唐文宗心里苦啊
朝中黨爭之勢在他前前任唐穆宗時期就成型了,而宦官的勢力呢,笑死,形成得更早,在唐玄宗時期高力士就有軍權。開了這個頭之后,后面宦官們的權勢越來越大
元和十五年820年,唐憲宗死。寶歷二年826年,唐敬宗死
這樣的遭遇,唐文宗怎能不恨又怎能不怕
杜牧雖回了京,但也是被排擠的命,面對此等局面,他有心回天,卻無能為力,不咸不淡地呆了三年,便又被外放了。
后來杜牧短暫地回長安,擔任膳部員外郎一職,但是很快又被貶到了黃州。
黃州
蘇軾無奈一笑。
嗯,這是個好地方呢。
唐宋兩朝,都喜歡把人貶到黃州呢。
作者有話要說
因為寫多了,所以發晚了,這很合理。
終南山下拋泉洞,陽羨溪中買釣船李侍郎于陽羨里富有泉石牧亦于陽羨粗有薄產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江南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泊秦淮迫脅天子,下視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通鑒
會丞相牛僧孺出鎮楊州,辟節虞掌書記。牧供職之外,唯以宴游為事。揚州勝地也,每重城向夕,偶樓之上,常有絳少燈萬數,輝煌羅列空中。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館咽,邈若仙境。牧常出沒馳其間,無虛夕。復有卒三十人,易服隨后,潛護之,惶需之密教也。而牧自謂得誰人不知之,所至成歡,無不會意。如是且數年。及征拜侍御史,借孺于中堂餞,團戒之日以侍御史氣概達馭國當自極言途,然常慮風情不節,或至尊體乖和。”
牧因謬曰某幸常自檢收,不至貽尊憂耳。
借孺笑而不答,即命侍兒取一小書麓,對牧發之,乃街卒之密報也。凡數十百,悉日“
某夕杜書記過某家,無恙。某夕宴某家,亦如之。”
牧對之大慚,因位拜致謝,而終身感磊。故僧孺之冤,牧為之志,而極言其美,報所知也。牧既為御史,久之,分務洛陽。唐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