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十三,你也太小心了,你怕天幕我可不怕。”有人語氣輕蔑,看不慣杜牧大出風頭,試圖賣弄自己的英雄氣概。
叮檢測到針對宿主的不良言論,正在生成解決方案
還在肆意貶低的眾人不知,天幕注意到了這里。
“哈哈哈,倒也沒錯。”李白捧腹大笑。
阿房言賦李白還以為杜牧和他是一路人,結果后面,要清新有清新,要明快有明快,李白現在越看越覺得,倒真是別有一番杜牧自己的味道在。
“含蓄委婉,風流華美,卻又雄姿英發。”高適總體給了一個很高的評價。
“讓人對杜牧的詩歌產生疑問確實有一部分的原因在他自己身上。”
杜甫作為格律研究者,給出了一份十分專業的總結
“杜牧的文章鋪排氣勢非凡,他詠史懷古的七絕詩才氣縱橫,傷別懷感詩卻深婉艷麗,而寫景詩詩風又變得清新飄逸。”
說著說著他不禁莞爾一笑如此復雜,怪不得天幕要說自己認不出來。
女聲循循善誘地說道
大家想啊,提到李白,我們的第一印
象是浪漫豪放,提到杜甫,我們腦子里自動浮現沉郁頓挫四個大字,提到白居易,會想起他一連串通俗易懂的詩歌。
沉郁頓挫我
杜甫心里大感不妙。
他只覺這四個字和他一點關系都沒有,但是既然都這么說了
杜甫的嘴角抿成了一條線,后面的我到底怎么了,這評價太深沉,讓他有點喘不過氣。
這件事,也許連他本人也知道。他自己如是評價不務奇麗,不涉習俗,不今不古,處于中間。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也許杜牧就這樣,作為和李商隱一道的唐朝詩歌最后一個巔峰,寫詩作賦,風流自在,在無情的時代里多情地活著,直至老去,直至走向人生的終結。
天幕放出了一張圖片,杜牧高舉酒杯,身邊圍著一群鶯鶯燕燕。
這小子艷福不淺吶。劉徹感慨。這類的感慨一時在諸朝時空中不絕于耳。
但是
轱轆枯轆。
杜牧的酒杯沒拿穩,掉到了地上,但是誰也沒心思去關注了。
所有人屏氣凝神,后背濡濕,浸透了冷汗。無他,天幕檢測到有人侮辱宿主后,自動替換了場景,將原本宿主準備的圖片換成了揚州眾人在花樓里的樣子,裝潢,位置,人物,一模一樣,別無二致。
太可怕了,借此機會貶低天幕的人都不禁有些后悔,懷疑是不是因為自己出言不遜所以才變成了這樣。
大家都以為天幕不會關注到具體的人身上,結果只是說了些拉踩天幕的話就被投射在了天幕上想到這里,眾人不禁又打了一個寒顫。
因著天幕的親切,自己反倒是失去了敬畏之心。
“敬鬼神而遠之,敬天幕也應如此。”
杜牧回神,心有余悸地總結,也后悔自己沒有及時制止住,這次無疑是天幕對他們不敬的警告。
女聲繼續
但是杜牧留下來的作品如此之多,又有幾人知道他自己最得意的作品為何折戟沉沙鐵未銷,寫的是戰爭,但他自己又何嘗不是這般
杜牧自撰墓志銘跟隨女聲的聲音呈現在天幕上。
“杜牧這一生最得意的作品不是詩,不是賦,而是孫子兵法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