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是一種新體詩歌,盛行于宋代,標志著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宋詞句子有長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樂的歌詞,故又稱曲子詞。
古代曾把不合樂的叫“詩”,合樂的叫“歌”,統稱為詩歌。但是詩最終與音樂分離,詞是在音樂的土壤中應運而生。詞有詞牌,即詞的格式,要按照詞譜所規定的韻律樂調填詞。本次標題里的念奴嬌,便是詞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
念奴唱歌確實很好聽李白有些恍惚。
尚在皇宮時,于唐玄宗設宴之際,李白曾經有幸聽過念奴唱歌,其歌聲清越優美,余音繞梁三日而不絕。
但可惜,這些都是過去的盛唐了。
安史之亂后三人際遇各不相同,但是約定每年都要見上一面。
今天便是他們約定好的日子,但是高適自投筆從戒后便平步青云,眼下脫身乏術,所以只有李杜二人相聚。
天幕簡單解釋詞的由來,李白則是給杜甫科普念奴
。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文壇巨匠蘇軾于元豐五年謫居黃州時所作,但是
女聲拉長聲音賣了一個關子。
要想真正了解這首詩歌表達的精神內涵,我們先需要了解一個人,那就是周瑜,周公瑾。
其實若論起成就,周瑜算不上頂級。雖是名將,但相對于百戰百勝的白起,封狼居胥的霍去病等人來說,并不能稱為中國最頂尖的軍事家。
“武安君,這”人屠”之名,誰能比得了啊。”孫策無語,然后安慰自家好友,“沒關系,在我眼里公瑾你才是最好的。”
“巧了,我也是這么認為的。”周瑜聞言挑眉一笑,平添了幾分少年的意氣風發。
大秦
朕兒時曾聽言里人說,只要聽到白起率軍前來,六國之人在還沒打仗之前就已經嚇破了膽子。
秦始皇難得調侃地說道。
白起,大秦軍事的象征。雖然是他的曾祖父秦昭襄王時期的戰將,但是其戰績之彪炳,說是千古無二也不為過。
對于此,秦始皇很難不自豪。
“封狼居胥打到了匈奴境內么,真是一員猛將。”
狼居胥山,正是在匈奴境內的一座山。
這點令劉徹十分在意。
和蘇軾在文學上取得的巨大成就相比,周瑜那更是相形見絀。但是偏偏,蘇軾對周瑜極盡贊美。
原因為何自漢武帝“廢黜百家,獨尊儒術”后,儒學大興,為歷代所推崇。
“儒家。”
秦始皇斟酌,大秦現在的主流思想依然是法家,但是儒家能歷代皆行之,看來,當前的現狀要改變一下了。
孔子有言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作為一代名將,周瑜軍事才能突出,忠義雙全,同時又具備極高的文化修養,正是一位仁、智、勇兼備的儒家君子。
“這說的,差點以為是朕的子房。”
劉邦感嘆。張良也完美契合這幾條啊,難道他沒有受到后世推崇嗎。不該啊。
他感慨之余也有些納了悶。
拜托,那可是謀圣張良啊。怎么可能
不崇拜,佩服得都要五體投地了。
開元十九年,唐玄宗設武廟,以軍師呂尚為主祭,以漢朝留侯張良為配享。除了周朝的呂尚,也就是姜子牙,就屬張良地位最高。
更何況日后,張良已經變成了一個名詞。吾之子房乃一大流行梗,風靡千年而不衰,常用于上位者稱贊其心腹謀臣。如曹操稱荀彧,李世民稱魏征,朱元璋稱劉基,只要是夸人,“吾之子房”總不會錯的。
周瑜之仁信忠信之道,行寬容之事。
“公瑾”看到天幕上記述在他身死后,周瑜一力扶持起了自己的幼弟,不僅沒有專權弄事,反而更加鞠躬盡瘁的事跡,孫策心緒復雜。
自己意外身亡的經歷又算的了什么呢,他為孫家爭取并留住了一個真正有王佐之才的人。
“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劉徹品味著這幾個字。
這是出自江表傳中記載,程普多次侮辱周瑜,但周瑜寬容折節容下,終不與校,得到了程普的尊敬。
“朕也好想和周公瑾結交一二啊。”容貌合他心意,風度更是令人傾心,總之劉徹對周瑜很是滿意。
女聲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