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挑著眉悶笑,“好罵”
假若欲借修樓臺吹噓自己功績于后世,此舉大錯特錯。說的是誰,這不就是在說陳太守本人嗎
英雄所見略同,天幕也覺得是在罵。
明朝楊慎評價道“太難為太守矣。一篇罵太守文字耳,文亦好,亦可感”。看看,連明朝的文人都知道凌虛臺記是蘇軾用來罵太守的。
“就是咱大明都知道這罵的是太守,蘇軾這行為”朱元璋搖頭嘆氣“忒不地道。”
好歹也是自家長官,寫了一篇罵他的文,結果好家伙,千古流傳了。
這要是撞上一個心胸狹窄的,指不定得給蘇軾穿多少小鞋呢。
但是陳太守對此表示出了驚人的大度,他不僅沒有生氣,反而大加贊賞,把凌虛臺記刻入石碑,就筑立在凌虛臺旁。此舉可謂是一樁佳話,此后蘇軾與太守關系融洽,更是和他兒子陳儲陳季常成了終身的密友。
等到了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他的政敵消息滯后,還停留在陳蘇二人互相看不順眼的老黃歷呢,就把他安排到了陳儲所在的黃州,這倒給了蘇軾許多慰藉。當然,他這個人也沒忘調侃陳季常。
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陳髓字季常,自稱“龍丘先生”,然其妻柳氏絕兇擅妒,詩的意思是他妻子一吼,陳季常連拄拐都掉了。拜蘇軾所賜,河東獅吼逐漸演化成了一個懼內專屬成語,而陳季常怕老婆的大名流傳了千年。
哈哈哈,河東獅子吼。有人非常不厚道地爆笑出聲。
蘇東坡你害煞我也
陳季常心里哀嘆。
他怎么就交了蘇軾這樣一個損友。
現在哪里是流傳千年,從古至今,從上到下,懼內這件事,這不全都知道了
他陳季常和怕老婆徹底掛鉤了
東坡先生真的非常幽默風趣哈,就連別人新娶了一個小老婆,他都要寫詩八一八。
戲贈張先一詩華麗登場。
“十八新娘八十郎,這老不羞真能折騰。”劉徹不懷好意地卒了一口。
白發爸爸的老頭子和嬌艷欲滴的年輕少女,一樹梨花壓海棠,這比喻絕了。
蘇軾那大名人,寫的作品流傳速度極快,沒過多久張先又娶小老婆的消息傳遍了大江南北。
張先捂臉,悔不當初,現在的心情就是很后悔。
當你交到蘇軾這樣一個大嘴巴的朋友是什么感覺
還有啊,我們早已玩壞了的呵呵。
呵呵
許多人丈二摸不著頭腦,這不挺正常的語氣詞嗎。
“呵呵”一個平無奇的語氣詞,用來形容笑聲。然而隨著互聯網時代的興起,呵呵的含義逐漸擴展,變成了一個萬能回答。不再單純地只表達喜悅心情,無奈、嘲諷,甚至不愉快的時候都可以使用“呵呵”。
女聲對呵呵的定義簡單解了一番。
當然,我們現在也不怎么用呵呵了,我們都喜歡用和呵呵一個性質的表情包。
一張黃豆微笑臉躍然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