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運道,真是擋也擋不住。
劉劭有錯不假,然而劉義隆也難逃其責,看看劉劭身為太子的待遇,說好聽了叫拳拳愛子之心,說不好聽叫作自古溺子如殺子,因為殺害一個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溺愛。
大秦
“雖日愛之,其實害之,劉義符的前車之鑒居然還不足以吸取教訓。”
看著列出的資料,秦始皇微微蹙眉,秉持了和天幕同樣的看法。
特意為其建造宮殿也就算了,吃穿用度予取予求也能理解,但看這還又是“中庶子二率入直永福省”,又是“東宮置兵與羽林等”的句子,秦始皇無語凝噎。
永福宮是劉劭的宮殿也就是東宮,中庶子是東宮屬官,也就是說宋文帝命令中庶子率領東宮二率禁軍護衛劉劭。換句話說,劉劭早早就有了兵權,不僅如此,東宮屬軍的指標各項還與禁軍看齊。如此,太子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就有了足以發動政變的軍隊,而且還是禁軍,宋文帝這是等死呢還是等死呢。
秦始皇想他都做不到對自己兒子這么大方。他主要重視教育,給兒子請的老師不是大儒就是大臣。
要是哪個兒子提出來要建立自己的軍隊,敢染指自己的禁衛兵權,他高低得把這個兒子踢到邊疆去喂風沙。
不是要兵嗎自己去拿。
其實秦始皇點出的前車之鑒還真引以為鑒了,但是其他方面。關于兵權,天幕同樣點出了這個重點。
在宋文帝所有的兒子里他無疑對劉劭傾注了最多的心血,劉劭什么東西都是最好的,甚至連兵權這種東西都說給就給,他難道就意識不到太子同樣有風險嗎
但他還是這么做了,經歷過傾輒,有劉義符的前車之鑒,宋文帝對于大臣們的提防是認真的,他可以不信自己的禁軍,但他愿意信自己的兒子。
“檀道濟。”
劉徹火速回想起了這個人物,也擔任過中庶子,只不過是宋文帝哥哥的。
“確實,禁軍不可不提防。”
想到那人能干出廢立皇帝的事情,劉徹理解了。
而且宋文帝給劉劭配備的東宮禁軍班子更是豪華,劉遵考、臧質、胡藩朝中大將輪流給太子當屬下,有兵有權,這就是為什么劉劭有底氣發起兵變弒父的根源。
拿小本本,重點分析。
在天幕分析之余,劉徹也上交了自己的作業。
“兵權還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像宋文帝這般更是不可取,除了滋長太子野心外,其弊大于利。”
更何況橫亙在二人面前何止是一個溺愛過甚的問題,他們之間最重要的問題同樣也是千年來困擾了不少皇帝的問題,這個問題縱使功高如唐宗漢武,也沒能逃過。
勁爆,得是什么問題能同時困擾兩位聲名赫赫的皇帝呢
一干皇帝豎起了小耳朵,
要知道宋文帝和太子劉劭,兩個人僅僅相差十七歲。而這個問題就在于
太子超長待機。
“再長又能有多長”
秦始皇沉聲,祖龍以為最大的問題是依然還是對太子溺愛太過,才導致了宋文帝最后的悲慘下場。
至于待機問題,他承認有,但是
再長,長得過他的祖父嗎
自己的祖父秦孝文王可是在太子位置上苦熬十四年,熬到五十三歲才成了秦國國君。雖然在位時間短促三天,但此前可從未與秦昭襄王鬧出什么不愉快來。
這,才是真正的超長待機。
始皇帝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