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超長待機”
劉徹持有的觀點和始皇帝相似,他也覺得這不是個問題。
想他爹景帝還做了二十二年的太子呢。
我們都知道,古代生育都非常早哈,太子成人的時候,可能自己的老爹也就三四十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要是遇見活得特別久的,那更慘了,當太子當個幾十年都不一定能繼承位置,身體差一點的甚至都熬不過老皇帝。
縱覽歷史,不難發現當不上皇帝的太子結局只有一個,那就是死,老死的結局已經不錯了,更多的是不得善終。
大唐
“咳咳,這不是活得好好的嗎。”
李世民左看右看,就是不看擺在最中間的天幕。
話說上次天幕更新之后,最大的變化就是可以隨身移動,要是想讓天幕保持一個地方不動呢,也不難,可以找準方向一鍵鎖定。
以至于與會的眾人為了觀看方便,不隨意交頭接耳,都把自己的天幕投在約定好的,同一個方向上。
宋文帝身體其實一直不大好。元嘉十一年,宋文帝就“有虛勞疾,寢頓積年,每意有所想,便覺心中痛裂。”,還時不時“屢經危殆”,病情加重。所以劉劭等得起,他年輕還有權勢,慢慢來唄。
但是誰能想到,雖然宋文帝身體時好時壞,然而等到了他年近四十歲的時候,也許是宋文帝的誠意感動了上蒼,醫學奇跡發生了。宋文帝大好,他居然完全康復了。
這嘴啊,真是沒救了。
明明是一件好事,卻非要弄成壞事的形狀。
蘇軾搖頭。
這個好消息對于劉劭而言無疑是政治上的晴天霹靂,太子,國本也。他是儲君,是合法繼承人,有自己的一套“東宮小朝廷”,要人有人,要勢力有勢力,也就是說,一旦皇帝去世,太子立馬就能以合理合法的方式登上皇位。
而整個悲劇就在于此,對于太子而言,一個羽翼豐滿的,成年的太子不管愿意與否,本質上他都在時時刻刻在等待皇帝的去世,而對于皇帝來說,一個有了自己班子,隨時等待他掛掉的太子,是他皇位上最大的威脅。
天幕的這番話對于許多人而言,都稱得上是石破天驚。他們從沒想過,原來還可以用這樣一個角度去剖析皇室關系。
“不管愿意與否”
劉義隆怔忪,心底漸漸滋生起一個隱秘的想法,那太子是不是也有迫不得已的隱情呢。
是這樣沒錯了。
他的孩子他最清楚,宋文帝篤定。
是這樣沒錯了。
劉劭漠然,說他冷漠也好,無情也罷,然而就算他不爭,算了,怎么可能不爭呢,何況他自己
對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也不是沒有想法,即使那個人是他的父親。
大明
“那是因為他們對太子根本沒有交付信任。”
朱元璋
冷哼。
反正我對標兒毫無保留,所以標兒肯定不會是這個結局。
朱已經把自己的班子全套打包給太子朱標元璋對這件事深信不疑。
皇帝一天不死,劉劭就得多等一天,三年五年不過爾爾,九年十年也能忍住,但二三十年,甚至五十年呢
說到這里,女聲突然嘆息一聲
太子,就是這樣一個不具備可持續性,也沒辦法辭職再就業的職業,太子不好當啊。
在古代當個太子,太難了,做得太好不行,做的不好更是不行,太子之位隨時不保,分分鐘其他虎視眈眈的兄弟就能把你拽下來。
一干太子聽聞心有余悸地點點頭,這位置,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