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清言這一病就把年給病過去了,等他徹底好了,都過了初五了。
初五那天,兩口子在家包了餃子,清言病剛好,腸胃弱,就包了純素餡的,他沒敢多吃,五六個下了肚就停了筷。
邱鶴年也放下筷子,去給他盛了餃子湯,放了一勺醬油一勺醋,還少放了一點點蒜泥提味,讓清言小口小口熱乎乎喝著,才拿起筷子繼續吃。
吃好了,他讓清言回屋歇著,自己一個人善后收拾。
清言病一場,把身上的肉都病沒了,這幾天邱鶴年變著法子給他做吃的,卻不是輕而易舉就能給養回來的。
初六那天,鋪子開了業,邱鶴年中午回去做飯,晚上也比平時回的早,好在剛過了年,活并不多。
清言心疼他兩頭跑,過了初十就說什么也不肯讓他這么跑了。
經過這么些天,清言也想明白了,要孩子這事也急不得,該來的時候總會來的。
只是出來進去的,看見隔壁陳玉那刻意顯擺的早已顯了懷的肚子,心里多少還是有些怪怪的。
十五那天花燈節,清言和秋娘又去出攤了,邱鶴年本擔心他的身體,但清言好不容易又打起精神來,他不忍讓清言難過,便只好自己多幫忙。
邱鶴年本不善言辭,但為了不讓清言太累,也試著幫著賣賣東西,但這活沒有看起來容易,幾次下來,他冷汗都要下來了。
等沒人了,清言悄悄在衣袖底下握住他的手,安慰地輕輕晃了晃,邱鶴年轉頭看他,在五彩繽紛的花燈燈光下,清言沖他眨了眨眼,燦爛地笑了起來。
賺錢令人快樂,花燈節這次擺攤,他們的規模比上次大得多了,賺得也多得多了。
第二天整理這次的收入時,清言終于確定了一個一直以來的想法,他想,今年在鎮上開個專門賣女子和哥兒飾品、香脂和衣袍的鋪子。
這種想法在他見到李嬸的香膏時,就產生了,只是各方面條件都差得太遠,這個目標就一直沒達成。
現在李嬸的香膏、香水、面膜,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清言和秋娘精準定位客戶群,他們進的貨也有了不錯的口碑,并且積攢了足夠的經驗,他們的攤位每次出攤也能看到不少熟客了,現在也許是籌備一個店鋪的最佳時機。
鎮上的鋪子租金沒有縣城那么貴,客流量卻不少,除了鎮上的人,周圍的好幾個村的村民都喜歡去鎮上逛。
清言想,他的鋪子主打一個薄利多銷,在鎮上的定位也許比在租金昂貴、競爭激烈、消費水平更高的縣城里還更合適些。
現在家里的銀兩是夠付一年租金和進貨的,但清言不打算用邱鶴年賺來的辛苦錢,做生意到底是有風險的,不像鐵匠鋪子收入那么穩定,也許一次進貨沒把握住市場脈搏,就要全虧在庫房里。
清言擺攤賺的錢肯定不夠,不過今年他打算把擺攤頻率提高,再多攢一些。再一個,他想跟李嬸還有秋娘商量,看她們
有沒有合伙開店鋪的想法。
不過這事他心里不是太有準兒,便去跟邱鶴年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