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石見銀山,那來銀子速度也不比貿易來得慢。
除了這些以外,一件商品的價格,一個人工作所得也是價值尺度,除了物質上財富,精神財富也包含在內,一首詩帶給人的共情,一些記憶帶給你的回味這些無形之物同樣也有價值尺度。
“無形之物也有價值”王導還是頭一次聽說這個想法。
衛玠搖搖頭,“一些珍貴的記憶怎么會有價值,這些是無價之寶。”
他突然愣住,無價豈不是也屬于價值范圍內
第二貨幣的流通手段,這個很容易理解,舉個例子,明朝永樂年間一個婦人賣出一個餅得到了一枚銅幣,她又用多個銅幣購買了面粉,這些買免費的錢落到了糧鋪里,糧鋪又用這枚銅幣支付給了小工的工錢,小工又拿著這枚銅錢從婦人手里買了一個餅,只是這么繞了一圈,一枚銅錢還是那枚銅錢,偏偏這些人都獲了利。
光幕出現了動畫小劇場。
婦人獲得了比一個餅還要多的面粉,糧鋪獲得了小工出的勞動力,小工得到了一塊餅。要是這枚銅錢流轉到更多人手里,就會有更多人獲利,一旦這枚銅錢被人藏在地下,又或者熔了做銅器,這枚銅錢也就沒了流通的價值。
銅錢還是那枚銅錢,它只是作為交換的媒介,所以可以是這枚銅錢也可以是紙鈔,紙鈔的發明應該說是必然,不僅是它具有方便攜帶等特點,同時它還有一個優點,不會像銅錢金銀等一樣被人為藏匿中斷流通,從而導致市面上出現錢荒。
這也涉及了貯藏手段,銅錢、金銀很容易離開流通領域,因為它本身就是財富,埋在土里幾百上千年挖出來依然可以當做財富使用,而紙鈔不一樣,因為其的本身容易出現污濁廢舊,以及防偽等硬性指標,需要隔上幾年更新一次。
舊的紙鈔留在手里很少,再加上紙鈔的貶值性質,只能在流通領域流通,若要用來貯藏,只能花同等的紙鈔購買黃金來貯藏,但是我們知道,現在拿一塊金子出去是花不出去的,不能用來作為支付貨幣,需要賣掉換成鈔票才能支付,賣出價格往往又是每日金價打折,這時候購買黃金基本是用來保值,而不是用來盈利。
光幕出現了不同版本的軟妹幣和每日金價。
再說說貨幣的支付手段,這個很容易理解,購買東西,交房租水電費、償還債務都需要支付貨幣。
最后是世界貨幣,我們出國第一件事是要做什么是不是要將手里的錢換成國外的錢按照匯率換錢就是世界貨幣。當然在古代就更簡單了,金銀就是全世界通用貨幣。
朱元璋沉思“細細一想,這小小一枚銅錢還真賦予了這些職能。”
他舒了一口氣,當初開國是因為缺錢才允許戶部印寶鈔,現在看來還誤打誤撞做對了,只是該如何解決紙鈔的貶值問題
真拿大明寶鈔買屬國的物品,這周邊屬國也不認吶
要是認,他每年就賜一些寶鈔算了。
想到這里他搖搖頭
,其實朝廷都對紙鈔不是很信任,若不是他強命寶鈔不能兌換金銀,可以用來交稅,這寶鈔早成一張廢紙了。
了解了貨幣的幾項職能,我們再來通過現實舉例來研究在明朝如何達成用經濟手段控制其他國家,這里聲明一下,以下內容是參考了一些小說例子,如有雷同也不算巧合。
在談到在明朝如何用經濟手段控制其他國家之前,我們要先解決明朝的幾個問題,首先是紙鈔泛濫,其次是保住紙鈔的信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