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有人一套政策用到頭,改都不改的吧
到了隋文帝,為了減弱地方世家對人才的壟斷,廢除了九品中正制,恢復了漢朝的察舉制,只是隋朝的察舉制跟漢朝不同,選的是志行修謹、清平干濟兩科。前者有德,后者有才,這兩樣人才被地方推給朝廷后并不是根據地方評語選官,而是多加了一道殿試。
很好理解,楊堅接受地方推舉的人才,只是這些人才能不能做官,先考個試吧,楊堅出題,面試,挑選符合他心意的人才。
咦,學到了,下次試試。
劉徹修修改改完善自己的選才之舉。
直接將人事權從世家門閥手里轉移到皇帝手里,楊堅在位期間還是世家推舉人選中挑選合心意的人才,大致在世家門閥可以接受范圍內,畢竟皇帝再怎么挑選,都是世家門閥推舉的人選。
可到了楊廣時就不一樣了,為了將人事權掌握在自己手里,他直接改進了這種選拔人才的方式,公元607年,楊廣下詔頒布進士科,每年定期考試選拔人才,“進士”就是通過考試的備用人才,考試內容以詩賦為主,儒家經典、時事政治為輔。
“報,晉王到。”
大雨中,楊廣被帶到殿門外等候,雖然披著雨具,臉上卻被雨水打濕,披散的長發增添了他的狼狽之色。
“讓他滾進來”楊堅冷哼一聲。
心中惴惴不安的楊廣進來,剛跪下喊了一聲“兒臣叩見父皇母后。”
話音剛落就被楊堅出其不意踹了一腳,楊廣在地上翻
滾不敢反抗。
“你這個孽障,敗家子,今日看我就打死你”
獨孤皇后重重咳嗽一聲,被提醒的楊堅冷眼刺了次子一眼,坐回原位,“滾去跪好”
楊廣松了口氣,一瘸一瘸走到太子楊勇身邊跪下。
有阿娘在,父皇就不會殺他。
自從知道未來自己是皇帝,楊廣心里滿是興奮,哪怕知道未來要跟關隴貴族對著干,他也不在乎。
他可不像大哥傻乎乎的當那些親戚是好人,還親近被父親警惕的世家,他早打定主意,等他掌權就完成他爹都沒能完成的壯舉,他才不會像他爹這般委曲求全,對親戚退讓。
有些人哪怕知道未來,脾氣也不會改變,只會變本加厲,一條道走到黑。
楊廣在知道未來自己的失敗經驗,已經打定主意,當皇帝后將關隴貴族下一代一網打盡。
每年考試選舉大量人才,這些人才哪怕大浪淘金也能找出世家門閥遺漏的人才,那么楊廣是要吸納這些民間遺珠嗎不是,楊廣的目的是要打破北方關隴貴族對人才的把控,同時引進南方世家人才來打破北方高門大戶的壟斷。
楊廣在位時期,關隴貴族對楊家的態度發生急劇改變也就了然了,楊廣的科舉制無疑在撅世家對根基。
千年世家之所以被稱為千年世家是因為其對知識的壟斷,這些門閥士族將家族利益高于國家利益,國可以破,家族利益不能損,這也是楊堅之后,楊廣走到世家敵對面的原因。
“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都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楊堅短短九個月摧毀北周的反抗,殺死宇文赟的后代,建立了隋朝,因為得來太輕易,就注定了這一切要由子孫來還。
楊堅如遭雷劈,所以他跟老上級一樣斷子絕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