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能,只能假裝沒有這回事,接連幾次吳國使者被抓,吳王也疑心生暗鬼起來,懷疑皇帝要殺他。他叔叔,他嬸嬸殺諸侯王可是從來沒手軟過,他姓劉又怎么樣他又不是高祖劉邦的兒子。
劉濞開始謀反造反,不知
道劉恒聽說了這個消息沒有,怕把吳王真逼翻了,立馬安撫他,還賜了他告訴他年老了不用朝見。
要說劉濞年老倒也未必,比較他是等到從侄子劉啟上位才發動造反,這其中未必沒有報殺子之仇。
劉啟面無表情,他并不想再回憶當初件事,砸死吳國太子他不后悔,只是為父親解憂而已,當時朝廷就有心逼吳王造反,結果吳王膽子太小,兒子死了都沒勇氣造反。
他祖父,他爹在時,吳王都是老老實實,結果他繼位,吳王突然起兵,要不是他哄騙梁王,說不定七國之亂還真會鬧出大亂來。
可惡的吳王,要不是因為這件事,他又怎么會承諾立梁王為皇太弟,雖然他沒打算兌現,也當做酒后胡言不認賬,可不要忘了他還有親娘在,親娘幫著他的好弟弟咬住這件事不放。
劉啟心里惱怒,也產生過陰暗想法,當然還未付諸行動。
劉啟不光彩的事也并不是只有這一起,還有他弟弟劉武離奇死亡,似乎其中也有他的身影,當然證據沒有,劉武死后,他的母親竇太后將幼子的死歸到長子頭上,堅信是長子害死了幼子。
竇太后面色發青,幼子竟然會死在長子手里
難道就因為她逼著他立他的弟弟為皇太弟這件事,他就要沖自己親弟弟下手
這個毫無人性的狗東西,那可是他親弟弟
竇太后真傷心了,她沒有反思自己行為,反而認定長子心狠手辣。
劉啟殺弟傳聞沒有證據,光憑借他是即得利者這一點就無法洗清他的嫌疑。
劉啟殺沒殺我們不知道,不過清溪在這里可以說一說這件事的起因經過和結局供大家來思考。
劉武這個人跟平定七王之亂有極大關系,因為他是竇太后的小兒子,又極為受寵,所以劉恒在世時就將他遷到居天下膏腴之地的梁國,也就是河南開封商丘一帶。
3d地圖再次跳出來。
看地圖就能知道這里處于平原地帶,旁邊有黃河流過,所以梁王在諸侯國中的勢力不容小覷。
漢文帝在位時延續了呂后的休養生息,無為而治讓百姓得到休息機會,所以對于諸多諸侯王也是寬容大度,哪怕淮南王劉長謀反,消息泄露被抓也只是廢了王號,赦免了他,淮南王的爵位也讓他兒子繼承。
只是劉長的脾氣有點倔,途中絕食而死。
劉長死后,諸侯王大概看出劉恒不是好惹的,一個比一個老實,到了漢景帝劉啟上位,情況就有些不一樣了。
劉啟年少時諸侯國合起來就強過中央,這點漢文帝能忍,他可忍不了,這時候冒出來一個人就是御史大夫晁錯。
晁錯這個人,我們只知道他“七王之亂”的背鍋俠,大漢版的商鞅、被冤殺的忠臣,但無人知道劉啟在太子時期,晁錯就已經是他的智囊。
漢文帝時期,收集流落天下的先秦書籍,原因大家也知道,項羽一把火燒沒了咸陽,當時收集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