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件事兒不能提前說,本想進了析津府再講,提前個把時辰也無礙。這不是被逼的嘛,手下人賴皮賴臉這門技術越學越精通,不好帶啦。
“……大人把殿下藏在了這里!”如果沒人提醒苗魁還真把趙傭忘了,自打九月份之后就一直在河間府安排軍隊駐地,根本沒見過六皇子的面兒。
“你還真有想象力,殿下目前在湟州號上,同行的還有十多艘海商船只。船上裝的全是我軍的作戰物資,想守住析津府更多殺傷遼軍,僅靠咱們攜帶的物資不夠,必須得把船上的貨物全拉回來。你就是去完成這個任務的最佳人選,物資本官要,殿下本官也要!”
洪濤都服了,這些人真會琢磨,自己喜歡穿著和士兵同樣的軍服藏在軍隊里,就以為誰都會這么干。此戰的關鍵是析津府,析津府的關鍵則是海河口和趙傭。
攻打析津府不難,這個時代沒有一座城池能抗住銨油藥的威力,也沒有一座城市的守軍能在巷戰里頂住裝備了滑輪弩和攻城弩的新軍進攻。
但光打下來沒用,等著慢吞吞前進的禁軍增援更不靠譜。想守住并盡可能多的把遼**隊釘死在析津府周圍得靠兩樣東西,一個是彈藥,一個是六皇子趙傭。
三萬新軍帶不了那么多彈藥,而且箱車也不夠。這九百輛箱車不僅有王冠運輸隊的,還從甘涼路調配了不少才勉強湊齊。
既然一次帶不夠就得想辦法補給,拿什么補給呢?陸路可以,但洪濤不放心。不是不放心禁軍的戰斗力,而是怕朝廷里有人給自己使絆子。
除了自己之外,包括王韶在內都不會對樞密院的軍令視而不見。假如真的有軍令下達不讓后續部隊北上,補給晚來幾天就能要了自己和三萬新軍的命。
洪濤向來主張要把命運抓在自己手里,不到實在沒辦法絕對不能假手于人。所以他設計了另一條補給線,海上。
現在苗魁終于明白開國侯為何要與遼人勾勾搭搭,還用生鐵去換活羊了,這個大坑挖的真深。合算從一年多以前就開始算計,別說遼國人沒看出來,自己都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
遼國在海河口新建的碼頭就是新軍的第二條補給線,海船會在指定時間內抵達,有百十名特種兵的協助,幾百新軍攻占一座荒蕪的小碼頭并不難。
屆時也不會有太多遼國兵馬駐守,新軍如此大規模北上攻打析津府,會把附近的遼軍都吸引走,不是去析津府增援,就是被調去邊境各個軍寨防御宋軍的后續部隊。
而自己的任務就是帶著西路軍的一萬輕騎和幾百輛空箱車長途奔襲,用最快速度抵達海河口接應補給船。把彈藥和六皇子接上,趁著遼軍圍城部隊還沒集結完畢,內外配合殺進析津府。
這個計劃很有可行性,從析津府有驛道直抵海河口,帶著空箱車的輕騎兵行進速度不會慢。小股遼軍部隊根本擋住不住,大股遼軍恐怕也碰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