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給他們做了海洋知識繪本,讓這些沒見過大海的崽崽們,對海洋也有了一些概念,這個時候說起海上的事兒,也不算是胡說了。
太子皺著眉道“要想打敗倭寇,不僅要有猛將,還要有好的船只。上次和蘭人就憑著大船,直接將倭寇的船撞成了碎片。”
這事兒大家都知道,畢竟和蘭人在上京的路上,遇到了倭寇后直接俘虜了人家的,帶到了皇宮敬獻給康熙的事兒,已經傳的挺廣了。
賽寶有些期待道“和蘭人的船好厲害,要是能親眼看看就好了。”
“姑姑給咱們講過他們的船的模型啊。”
“可是我想看看真正的大船。姑姑說,真正的大船,比養和殿還要大,甲板比院子還要大,那可真太壯觀了。”
“那么大的船,能把倭寇的船撞成碎片,也就不奇怪了。”
崽崽們剛聊完這個事兒沒兩天,倭奴國的使臣就進京來了。
要說是使臣,大清還有點瞧不上他們,因為他們沒有國王或者皇帝之類的政治首領,由著將軍來作為一個國家的主人,十分違和,畢竟在中國歷史上,即便是武將叛亂上位,也會改稱皇帝,而不是繼續稱將軍的。
在召見倭奴國使臣時,負責伴隨和接待適宜的禮部官員,被康熙召了去,詢問起了這幾日的招待情況。
這位禮部官員是個細心的,告訴康熙道“臣注意到,那些倭奴使臣上岸以后,依舊傲慢,但路上他們看到麥田之類的莊稼地,便有些貪婪之色。臣問過伺候他們的人,他們確實有跟下面的人打聽,咱們大清的糧食的事兒。”
康熙點頭,種牛痘防治天花的技術,倭奴國威脅朝鮮,從朝鮮綁了數個大夫,算是勉強學會了。但這糧食的事兒,不是一朝一夕能搶走學走的。
所以這次倭奴國是沖著糧食來的,或許還沖著別的來,但糧食應該是他們的主要目的。
了解了這些使臣的目的以后,要拿捏他們就容易多了。
而且,在得知南音給太子他們講過倭奴國的事后,康熙也跟太子打探了一番,發現南音講的事兒,不僅是真的,而且比朝廷了解的還多,還準確。
康熙雖然很好奇南音的消息來源,但他也擔心,若是貿然去查探打聽,會讓南音警覺起來,不再透露這些信息,所以他摁住了好奇心。
康熙接見倭奴國使臣,讓崽崽們都挺不高興的,畢竟年紀小,還理解不了外交那些復雜的利益關系,知道倭奴國的倭寇時常來劫掠,而且對大清十分傲慢,更是厭惡不已。
作為皇帝的康熙,當然不像崽崽們那么幼稚,所以招待時,表面上會比較友好和氣,彰顯大國的風范。
而倭奴國因為有求于大清,所以表面上也做出十分友好的姿態來,這場宴請,自然顯得十分和諧。
沒能直接懟,崽崽們是挺不高興的,不過聽太子說,倭奴國也沒討到什么好,許多事都被康熙和禮部的官員打太極應付過去了。
這些使臣倒是有耐心,康熙不松口,他們就在驛站住著,也不急著回去。
胤褆知曉后,嘲諷道“定是因為驛站供應的吃食,比他們在自己國家吃得還好,就舍不得走了罷”
日本的農業條件有多惡劣,南音是著重講過的,就是為了告訴崽崽們,日本人十分覬覦中原沃土,要隨時防備警醒這個狼子野心的鄰居。
沒想到,十多日后,已經熟門熟路的和蘭人,也已經靠近天津衛的港口,依舊要來覲見皇帝了。
這和蘭人屬實是嘗到甜頭了,今年比往年來得還要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