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和蘭使臣和倭奴使臣吵架,但是依照大家對雙方的好感度,都覺得是倭奴國使臣丟大臉了。
“倭奴人還好意思說,與我大清有相似的風俗習慣,我就說了,他們學我們的禮義廉恥就是沐猴而冠。”
“就是,倭奴人竟然用咱們大清的東西,給他們臉上貼金,真是太不要臉了。”
南音心里呵呵,人家小日子世世代代都靠著偷拿中國的東西,給他們自己貼金,然后還大力宣傳洗腦,一些只知道跟風的東西,看到自家的文化,還張口就是中國人搞倭風呢
要不是南音自己學藝術,能一眼鑒別什么風格是什么朝代什么時期的,還真被小日子下血本的水軍洗腦了。
懂中國歷史和文化藝術的,都不會覺得小日子那些東西多稀奇。
等崽崽們罵了倭奴國一番后,南音才道“其實這個事兒,確實是有些誤會了。”
“什么誤會”
南音給崽崽們解釋道“其實和蘭使臣說的,不是倭奴國,說的是英吉利。”
荷蘭和西班牙算的是大航海時代的第一批勇者,在1617世紀,荷蘭人也被稱為“海上馬車夫”,就是因為他們才是海上貿易的主宰。
但到了1718世紀的時候,英國后來者居上,和荷蘭在海上形成了激烈的競爭,最后在海戰中打敗了和蘭的海軍艦隊,奪取了荷蘭在海上的霸主地位,進而向外擴張的。
而眼下,就是荷蘭與英國利益沖突日益尖銳的時期,所以和蘭使臣那么說,其實是宣泄對英吉利的憤慨之情。
只是估計和蘭使臣也沒想到,他們說的每個字,都符合倭奴國的做派,一樣是島國,一樣想對外攫取利益,進行擴張。英吉利和倭奴國雖分別在亞歐大陸的東西兩側,人文風俗截然不同,但實際上,他們的核心追求是一致的。
崽崽們聽到南音的話,都吃了一驚“不是說倭奴國啊”
“我也奇怪呢,和蘭在歐羅巴,離我們那么遠,怎么會那般明白倭奴國的做派的,原來不是說的他們呀”
“姑姑,這是怎么回事啊你快給我們說說。”
于是,南音就給崽崽們講了一下眼下這個時候,歐羅巴各國在大西洋上的情況,當然她只說了現狀,沒說結果,算是掐頭去尾地講述了一番。
崽崽們都聽南音講過世界的輿圖,南音一講大西洋的情況,崽崽們心里就有概念了。
聽完南音的解釋,賽寶驚呼道“姑姑,是不是因為都是島國,所以英吉利和倭奴國很像呢”
南音夸獎她道“小格格想問題很仔細,確實是有這個因素。”
看著賽寶因為得到夸獎,而露出可愛笑容的圓臉蛋兒,南音突然發現,賽寶這位看似滿心只有吃,生性樂觀甚至有點兒傻的小格格,實際上思維挺敏捷的,而且時常有一些獨特的思考。
平日里,和馨會顯得穩重又思考全面,靜宜又文靜聰明,所以顯得賽寶像個只會傻樂的小姑娘,實際上人家聰明著呢。
太子聽完南音的話,道“我喜歡聽姑姑說這些,比坐在宴席上,聽那些使臣拍馬屁和吹噓有意思。”
康熙時常讓太子出席這樣的場合,是想讓他多學一些東西,可太子覺得,南音姑姑的幾句話,都讓他比在那兒枯坐許久學到得多。
南音摸了摸他的頭,道“太子殿下喜歡的話,姑姑以后找機會多給你們講講。”
“好呀好呀”太子飛快地點頭,好像他答應慢一些,南音就會收回說過的話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