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我也想聽”
“我也是”
南音應道“以后等小格格和小阿哥們都有空閑的時候就講。”
南音也是想讓他們多了解這個世界,培養一些危機感,讓這些小崽崽們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去發展。
大清的未來,就掌握在這些皇子皇女手里呢。
晚上,太子回到乾清宮,主動說起了今日的事情“皇阿瑪,今日的事情,我們和姑姑說了,您知道姑姑怎么說嘛”
聽說是南音的態度,康熙立馬來了興致,放下手中的書問“南音怎么說”
太子興致盎然道“姑姑笑得特別厲害,不過姑姑說,其實和蘭使臣說的不是倭奴國,說的是英吉利。“
“英吉利”康熙不由得皺攏了眉頭,這時候東西方的交流還未那么頻繁,康熙對歐羅巴的了解,不如后期那么深刻,所以他一時之間,也沒反應過來,南音為何這樣說。
太子重重點頭道“是啊,姑姑帶我們看過和蘭人送的世界輿圖,英吉利和倭奴國一樣,都是島國,只是一個在東邊,一個在西邊而已。”
太子這話,立馬啟發了康熙,康熙立馬吩咐梁九功,去取世界輿圖過來。
世界輿圖拿來后,在父子兩面前攤開。
康熙緊緊地盯著世界地圖,皺眉沉思,許多想法在他腦子里飛快地閃過,但有些問題,他還是沒想明白,便問太子道“南音還與你們說了什么”
太子便將南音今日講的話,復述了七八分。
一邊聽著太子的話,康熙的手,就忍不住在這世界輿圖上劃拉。
英吉利也派使臣來過大清,他們的船確實比和蘭人的差一點沒錯,但他們又顯得比和蘭人倨傲一些。
而從和蘭人手里獲得這世界輿圖后,康熙知道英吉利是那島上一國,就沒有給過太多注意力,他的注意力主要放在了歐羅巴大陸上,畢竟陸地上好幾個國家都比英吉利要強盛,但康熙沒想到,這個時代,竟然是屬于海洋的時代
等到再次召見和蘭使臣的時候,康熙便問起了他們與英吉利的海上爭斗之事,果然和蘭人一提起英吉利艦隊,就臉色不好看了,還以為康熙同時和英吉利有深入往來,便直接說了英吉利許多壞話。
這回康熙算是明白過來了,之前和蘭人對自身的情況,是有所保留的,并沒有透露自己的虛弱之處。
如今,康熙了解到,歐羅巴的形勢,與自己理解中的有些不一樣,便開始對對外政策,做出了一些調整。
對和蘭人,康熙依舊好吃好喝地招待了,又允了他們以商人的名義,在大清購買了一些東西,運回去;對倭奴國使臣,清廷上下都不失禮節,但是他們想要什么糧種之類的,一概打太極,不松口,氣得倭奴國使臣很快就走了。
走之前,他們還暗地里收購了一批玉米、土豆之類的,想偷運回去,結果被天津衛的碼頭官署給查出來了,直接全部扣押,并將他們驅逐除了大清。
事情傳回京城,有些官員還擔心,倭奴國沒得到想要的糧食,會不會變本加厲的侵擾東部沿海,康熙冷哼“他們不是自詡十分了解我們的風俗習慣么不會連負荊請罪的典故,都沒有聽說過吧以他們那般態度,若是我們輕易給予了糧種,他們就不會來侵擾大清了朕看吶,以他們欺軟怕硬的本性,怕只會覺得大清好欺負”
自宋以后,倭奴國對中原勢力就十分冷淡,派去的使臣都能直接殺了,就這態度,還得上趕著嗎
大臣們聽到康熙這話語中的意思,頓時噤若寒蟬,不敢多做聲。
“好了,倭奴國之事,待日后再議,眼下最緊要的,是對臺灣戰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