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一過,嵐朝上下便忙了起來。
當朝女帝極為重孝,15歲登基,本只需要為母守孝1年,她卻硬生生地守了3年。
重孝本是好事,可耽誤了選秀,那就是大事了
嵐朝每任女帝都有個“子嗣單薄”的毛病。
太上皇堪稱后宮三千,那些公子們一個個看著好生養,偏偏肚皮不爭氣,總共才誕下兩個女兒,就連兒子,也不過5個。
陛下乃太上皇的次女,與太女的年齡相差了足有10歲。
這意味著,10年來,太上皇的后宮,總共就這一個女兒誕生。
太上皇30歲有了第一個女兒,一直當做太女培養。她從未想過,40多歲了居然還能擁有一個女兒。
身為老來女,蘇寶恬受盡寵愛。即便是對女兒素來嚴格的太上皇,都很少對小女兒黑臉。
小女兒的生父只是個八品才人,生下蘇寶恬后,太上皇特意將其封為正二品貴君,賜封號“福”。其母親、姐妹,官職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擢升。
這些都是太上皇給小女兒的底氣。
即便姐姐繼位,她也能夠當個閑散王爺,一輩子無憂。
可惜世事無常,太女在25歲這年病逝,太上皇一貫身子不好,受到打擊,沒多久也跟著去了,留下才15歲的蘇寶恬繼位,改元昭陽。
在這之前,朝臣對這位15歲小皇女的了解并不多,唯獨知道她不愛美人,獨愛美食,像個小孩似的。
這哪里有個太女的樣無奈皇室就這一根獨苗苗,朝中無人反對,蘇寶恬順利繼位,
繼位三年,出乎朝臣意料,女帝將政務處理得井井有條。
有太上皇打下的基礎,嵐朝還算平穩,看不出陛下有多優秀,但守成絕對是夠了。
知人善用、仁德寬厚,能做到這兩點的皇帝并不多。
朝臣知足了。
唯獨一點,是女帝陛下最大的缺點。
她膝下無子。
守孝三年,后宮盡是些皇女時期的舊人,總共也沒幾個,偏偏肚子還都不爭氣,一女半男都沒生下。
要知道,陛下已經18歲了啊
嵐朝講究些的人家,女子及笄后方可成親,使男子懷孕。還有些混不吝的,女子不滿15歲就開了葷,小侍若是爭氣點,孩子都是一籮筐
除了憂心國祚綿延的忠臣,還有不少朝臣懷著私心,指望自家子侄爭點氣,走一走福貴君,哦不,福太貴君的路子,父憑子貴。若生下皇長女,家中的姐妹們可就少奮斗多少年了
因此,正月一過,選秀的圣旨一下,盡管冬雪尚未融化,全嵐朝也都熱鬧起來。
這份熱鬧,從京城逐漸發散到各州府、郡、縣。堪稱登基大典后最大的盛事。
辛言忱隨小廝出門,素來文人眾多、附庸風雅的書齋,都在談論此事。
“馬姐姐,聽說你家中弟弟容貌頗好名字可有上報”
“要我說啊,刺史家的公子素有賢德美名,必定會中選”
“嘖嘖,在下只恨家中無弟,兄長年紀又太過,無法為嵐朝出力,為陛下分憂啊”
青州屬于下州,地處偏遠,雖比郡、縣開放,卻仍舊保留了一些舊習俗。男子鮮少出門,即便出門,也多是去些脂粉鋪子、成衣鋪子。
辛言忱一走進書齋,眾人的議論聲便停了停。
能來書齋的女子,大多數都有秀才的功名在身,那心氣自然也更高一些。
年紀大的,則皺著眉移開目光,仿佛看見了什么不雅之物。
年輕些的,則更活潑點。她們隨意掃上一眼,見男人衣著簡樸、身形修長,隱約能夠透過冪籬看見姣好的容貌,便忍不住撞了撞同窗的肩膀,擠眉弄眼。
隔著冪籬,辛言忱鎮定自若地挑著字畫,指節修長,冷白色的肌膚更添幾惑,將那古樸的書籍都襯得亮麗起來。
嬉笑著的女子們逐漸收斂幾分,片刻,一個穿著寶藍色長衫的女子率先走來。
她梳著讀書人的發髻,長衫布著暗紋,隨著走動若隱若現,五官端正,儀表不凡,一看便是富貴人家的小姐。
行了一禮后,女子主動道“公子喜歡字畫”
辛言忱的手一頓,片刻,他自顧自地挑出選好的那副,回了一禮,聲線溫雅。
“不過隨意看看,不比小姐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