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皇帝陛下上一次磨刀,那還是
是哪一次來著
哎呀,都說了我們的天策上將、秦王殿下是正常即位的啦
高祖皇帝不想體面,自然有人幫他體面。
還有那啥,頡利可汗是吧聽說你很強
不錯不錯,這個舞跳的是真不錯。
以德服人,以德服人,我們大唐皇帝陛下的恩德照耀四方,向來都是很寬厚仁慈很講道理的啦
就是那個啥,皇帝陛下,您不是想要做明君想要對標堯舜的嗎
魏征痛心疾首,幾乎要懷疑這位唐皇陛下想一出是一出,喝了假酒。
“陛下啊陛下,您難道忘了,您最初的志向和想法了嗎”
就如同喜好搞sy的精神突厥人太子李承乾一般,魏征所熟悉的那個唐皇陛下,很多時候其實是有那么一點表演欲在身上的。
偶爾腦子一拍想要搞個大新聞什么的,不稀奇,不稀奇。
這時候魏征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
皇帝陛下您上頭不上頭啥的咱先不管,總之冷靜,一定要冷靜。
我們一定要不忘初心,為了共同建設大唐的美好未來而奮斗。
這是原本的李世民同魏征之間的君臣相處模式。
不過現在
嬴政輕笑,目光與語音俱是溫和的表示,在不同的時期,律法與政令等種種同樣要發生改變。并不可因循守舊,拘泥于某一方面。
又道是朕雖然有心施行仁政,使天下人俱沐浴在我大唐王道教化的光輝之下。但大棒與甜棗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律令與法制更需要完善。只有如此,方能夠震懾宵小,使其不敢輕易犯禁。
再者,前朝以來,不少賊人草莽尚隱藏于江湖之中。
為禍一方。
甚至是改頭換面變易身份,潛藏在朝野之中。
嬴政口中所說的,自是陳光蕊攜妻赴任,不想被水賊劉洪打落江中,并且冒名頂替一事。
事情雖然離奇,充斥著諸多種種不可思議之處,且尚未發生。但嬴政有心探尋,借機發揮,自然能夠找到相同的例子,予以佐證。
如是種種者,由不得魏征等不為之肅容正色,引起重視。
深感我大唐法制建設之必要。
迫不及待刻不容緩,需要早早納入到議程。
一旁未曾出口的丞相殷開山更是以手捋須,眉頭緊皺,隱隱然生出一種莫名的預感及寒意。
只覺得皇帝陛下所說的例子是如此真實,卻又如此熟悉。
仿佛同自家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聯系。
但縱使是這位丞相大人想破腦袋亦不清楚,為何會生出這樣的感覺。
最終只能歸結于為女兒的婚事而煩惱,所以生出這愁緒來。
不過對于唐皇陛下的這第二道詔書政令,殷開山思付一番后還是認同的。
畢竟治理國家也好,使大唐四方來朝成為天朝上國也罷,所依靠的可不是什么仁慈和寬厚。
因而嬴政話音落下,殷開山很快便表示認同,道是陛下圣明。
魏征雖然堪稱國朝第一杠精,很多時候習慣性的給唐皇陛下潑冷水,卻并非是固執、拘泥、保守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