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煌哲不動聲色坐著準備。
“好。”
幾個人在謝天寶帶領下,到了海邊,坐在一條還算寬敞的漁船上。
“七哥,你想去哪告訴船夫。”
這是確定阿七出海目的的最好方法。
“我是隨便轉轉的,那就沿著這個方向朝前劃。”阿七右手指向偏右方向,左手手心里,不知道從哪里掏出一個羅盤。
漁夫開始劃槳,漁船船身隨著海浪的輕微起伏而輕輕晃動。
阿七看似無所依的的眼睛偶爾注視一次手心,嘴上的隨意看看卻是在對羅盤觀察之后,在關鍵地點轉換目標明確的方向。
“龍哥,你對大海熟悉么?”左煌哲隨意的和程小龍聊天。
“不熟悉,一到海面就轉方向。”程小龍的回答是絕大部分人的真實感受。
蒼茫大海上,距離海岸越遠,相對固定的參照物一旦消失后,滿眼看到的都是藍色海水。
“我也是。你看,一旦那個像馬的礁石消失的話,我就真的以為現在是朝西走呢。”左煌哲指著岸邊即將消失的一塊形狀宛若馬的礁石,感慨自己非常差的方向感。
“現在咱們走的方向就是朝西。”漁夫站在船尾,一邊劃船一邊解釋。
“真的?我還說對了?那哪邊呢?快要消失的那個山尖,肯定是咱們的南邊,對吧。”左煌哲得意洋洋。
經過剛才的肯定,他信心倍增。
“錯了,是北邊。”船夫厚道的解釋著。
“龍哥,你看看,就我這記性,萬一剩我一個人在船上,我肯定回不到陸地上去,估計就要喂王八了。”左煌哲自嘲的說。
“船夫,咱們就在這里停吧,再往里面走,這位大師要迷路了。”一直靠羅盤指路的阿七沖著漁夫說。
“好,聽你的。”船夫從幾個人人一上船就看出誰是說話最管用的人,當阿七說出停船的請求時,毫不猶豫同意了。
他搬起放在腳邊的四角船錨,噗通一聲扔進海里。
海水濺起巨大浪花。
阿七的背上一直背著一個長條形的布包,他打開布包,真的從里面掏出一根魚竿和一個包在紙包里的咕咕噥噥蠕動的一小團蚯蚓,掛在魚鉤上,扔進海里,開始釣魚。
看樣子,他是一個來這里散心的平常人。
“七哥,你的魚餌在河里可以,在海里太小,一進去就會被沖走。”左煌哲皺起眉頭。
“我本來就是來玩的,順手從泥里挖了一點蚯蚓。”阿七眼珠盯著魚竿。
漁船距離海邊很遠,海浪起伏越來越大,魚竿扔進海里后幾乎看不見綁在繩子上的玉米芯,再敏銳的手感在這時也毫無用處,阿七想要釣上魚來,只能靠運氣。
“我曬太陽睡覺啊。”左煌哲四腳八叉躺在船板上,閉上眼睛,享受陽光、海風、海鷗鳴叫和船體飄搖帶來的綜合感受。
剩下幾個人,則圍著阿七看他釣魚。
左煌哲閉上眼睛后,直接鏈接芯片。
公元1409年7月,明王朝從天津衛港口運送十船瓷器、絲綢、茶葉抵達太倉劉家港,為第三次下西洋籌辦物資,十條貨船途徑東經122°12′、北緯37°40′時,突遇倭寇搶劫,撞沉其中一艘貨船,但倭寇船只亦同時被貨船撞沉,倭寇毫無所獲,其余九只貨船準時抵達太倉劉家港。
左煌哲默默記住這個位置后,再次搜索定位系統。
他的眼前再次閃現一行字,當前位置北緯119°08′、北緯35°12′。
雖然位置和那時略有偏差,經歷幾百年后,沉船位置發生變化很正常。
左煌哲懶洋洋睜開眼睛,扯著臉,盯住了阿七的后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