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趙嬤嬤訴苦,倒也不是指望著趙嬤嬤去替她們姑娘痛罵周瑞家的一頓出氣,而是趙嬤嬤能在鳳姐跟前說上話,鳳姐又是王家的姑奶奶,王家出來的婆子們不懂事,理該讓她去提點、教訓,二來,趙嬤嬤畢竟在賈家做了一輩子的工,站在哪邊不言而喻,她這樣的身份,便是現下不理論這事,什么時候冷不丁在老太太跟前提一嘴,也夠讓那幾個婆子知道教訓了。
果然,柴興家的和趙嬤嬤一說,趙嬤嬤便道“我什么時候見著二奶奶了,一定同她說。二奶奶素來疼愛姐妹們,也不慣著底下人的脾氣,她不知道也罷了,若是知道了,總有個說法。”又見沒有外人,拉著柴興家的嘆氣道,“你不知道,這幾年,大老爺和大太太住在別院里,璉二爺和二奶奶在榮禧堂那邊跟著二老爺二太太住,成了替他們打點家務了上次聽二奶奶說,她叔父王子騰又要升官,我看啊,這榮國府早晚得改姓王。”
柴興家的可不敢應承這些話,趙嬤嬤也不過是和小姑抱怨兩句。兩人又敘了會兒家常,這才散了。
過了沒幾日,寶玉也聽到了風聲,來說給姐妹們聽“說是薛姨媽要帶薛大哥哥和薛家表姐進京,原是打算投奔王家舅舅,盼著舅舅能管束表哥,只是舅舅剛升了九省統制,奉旨查邊,老爺和太太剛去了信,想邀請姨媽來我們家住。”
迎春好奇地問道“他家不是在打官司嗎已經結了”
“我見了老爺,如同老鼠見了貓,哪兒敢聽得那么細呢”寶玉搖頭晃腦地說,“不過我聽老爺的一個門客說,應天府主審這案子的是那個賈雨村,想來問題不大。”
人命關天,可是案子還沒了結,人就大搖大擺地進京了黛玉揉了揉眉心,竟不知這些人讀的圣賢書里原來沒寫過世道公理。賈、王兩家操作賈雨村復了官,賈雨村又保下賈、王兩家的親戚薛大公子來,好一出徇私枉法、官官相護的大戲她覺得荒唐,又想到賈雨村系林海舉薦的,不覺皺眉,回去便不顧夜色,點起燈來,寫了一封長信,細細說了賈雨村此舉,望父親與他早日割席,沒得被他連累,辱沒了林家先祖的名聲,命柴興速速命人寄往揚州。
眾人見她臉色不對,也只當她是獨得老太太寵愛,怕又來了個薛姑娘把她比下去,當下玩笑道“你且放一百個心,老祖宗如今待你,可把我們這幾個親生的孫女都疼得靠后了,連寶玉都不如你得她老人家的心,別說再來一個薛姐姐,就是來十個薛姐姐薛妹妹,她也最疼你。”
黛玉同她們打鬧在一處,心里卻十分地冷靜她在外祖母心里,是無論如何也比不上寶玉的。
但是,又有什么好比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