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鈕祜祿氏本是滿族勛貴的一員。如果鈕祜祿氏最先站出來與太子及其背后的赫舍里氏爭鋒,那會造成滿族勛貴的分裂,會給包衣家族隔岸觀火、坐收漁翁之利的機會。
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貴妃都只能保持沉默,都不能輕舉妄動。
胤俄出生后,進宮以來一直就很佛系的貴妃越發低調,她甚至直接開擺,什么也不爭了。不僅她自己不爭,她還開始壓著鈕祜祿氏,不許他們生出野心,不許他們借著胤俄與太子和赫舍里氏爭鋒。
許是貴妃識時務的表現打動了康熙,這六年來,康熙對她們這對立場尷尬的母子還算有所照拂,倒也讓他們在宮里安安生生地過著日子,既沒有與太子產生裂痕,也沒有被滿族勛貴和包衣家族的爭斗拖下水。
貴妃現在只有一個心愿,那就是將胤俄撫養長大。至于其他的事情,她沒有那個野心,也不能有那份野心,更會主動壓著鈕祜祿氏不讓他們生出野心。
進宮為妃確實并非貴妃心中所愿,立場尷尬、左右為難也確實讓她在宮中舉步維艱,但有這個上天賜給她的寶貝,她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呢
定定地注視著胤俄,貴妃的眼神溫柔和緩,似水一般溫柔,卻又浸透著堅韌和強大,有一種面對雨打風吹、冰雪霜寒也依舊從容篤定的風骨和堅定。
滿族勛貴與包衣家族的明爭暗斗,立場尷尬的貴妃原本是不打算摻和其中的。但隨著胤俄漸漸長大,貴妃也不能繼續置身事外下去。
她不想爭什么,但她總得有自保的能力,這樣才能護著年齡漸長的胤俄在宮中平安長大,而不是無端被牽連,白白做了炮灰。
要下場參與其中,那首先就要確定立場,以貴妃滿族勛貴世家的出身,包衣家族是絕不可能接納她的,但太子那邊貴妃心下搖了搖頭,那也不是一個好去處。
貴妃和胤俄從不打算與太子爭奪儲位,但他們也不可能支持太子。
先不說太子是否會信任他們母子,只說一點便讓貴妃對太子那一邊望而卻步支持太子,對她們母子,對鈕祜祿氏都是有弊無利。
歸根結底,鈕祜祿氏與赫舍里氏、貴妃母子與太子的立場是相悖的,除非胤俄愿意像七阿哥那樣自己廢了自己,否則無論他怎么擺爛,怎么當咸魚,太子都不可能百分百地信任他,找到機會必定會削弱他們這一邊。
貴妃和崩逝不久的孝懿皇后不同。孝懿皇后無子,膝下唯有一個養子,而且還沒有記在她名下,所以孝懿皇后還在世時與并未入朝的太子沒有利益沖突。
而且在前朝,佟家和赫舍里氏素有聯姻,兩家不說關系好到能穿一條褲子,但暗地里的聯系并不少,關系也頗為融洽,至少比赫舍里氏和鈕祜祿氏的關系要好得多。
“這樣看來,只有一條路可走了。”貴妃突地嘆了口氣,輕聲呢喃著,精致如畫的眉眼間隱約透出幾分舉棋不定的游移和排斥。
正往嘴里塞餑餑的胤俄滿臉疑惑地看了過來,歪著頭好奇地問“額娘,你剛才有說什么嗎”
貴妃搖了搖頭,沒有回答。她一時間有些躊躇,難以立刻下定決心。
這一步踏出去是好是壞,她現在還無法立刻判斷出來。
蒙古女人在后宮中漸漸沒了聲音后,宮里就只剩下滿族勛貴與包衣家族兩方。在孝懿皇后還在的時候,雙方勢力平衡,甚至因為太子的緣故,滿族妃嬪死死壓制住了數名有子有寵的包衣妃嬪。
但這份平衡不夠穩固,稍有變故就會打破平衡,而任何一方站得上風都會讓局勢急轉而下。
如今的局面正是如此,孝懿皇后崩逝,宮中滿族妃嬪的勢力一下子降到了最低谷,尤其孝懿皇后的養子四阿哥回歸德妃名下,更是對后宮中滿族妃嬪的勢力又一次沉重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