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蒙古人不知道該如何正確處理羊毛,如何將羊毛從原毛加工成纖維。
本作者碧水青蓮提醒您最全的清穿之十皇子的咸魚日記盡在,域名
草原放牧的羊群四處奔走、逐草而居,長年累月之下羊毛上免不了沾染泥土、汗液和油脂。前兩者還好,可油脂單用清水難以洗凈,只用清水,洗出來的羊毛仍舊是發黃油膩帶著臭味的。
連羊毛上的油脂都沒法祛除干凈,沒法讓羊毛上去掉油膩和臭味,蒙古人自然無法更進一步地利用羊毛。
事實上,這樣只用清水洗過的羊毛根本稱不上是紡織原料,能被稱作紡織原料的是羊毛進一步加工后的羊毛纖維。
羊毛纖維柔軟且富有彈性,可以編織成毛線,用來制作羊毛衫、呢絨、毛毯等衣物。
羊毛制品手感豐滿,保暖性好,穿著既輕便又舒服,有很大的發展前景。
在大清當下仍是棉麻絲皮當道的紡織業,除了天氣太熱的南方,羊毛制品完全能打下半壁江山,迅速占領市場。
這樣大有前景的生意胤俄當不會錯過,而對有著后世記憶的他來說,加工羊毛的技術再簡單不過,只需要用洗滌劑將羊毛洗滌脫脂,等羊毛干透后重新梳理,就能得到羊毛纖維,變成能紡成線織成布的紡織原料。
后世洗滌羊毛用的洗滌劑就算配料表足夠清晰,現在的胤俄也復刻不出配方,更沒有配置足夠的工廠能進行大批量生產。
但羊毛洗滌劑沒必要追求跟后世相媲美的成本效率,完全可以原始化,直接用純堿洗滌羊毛也是一樣的。
純堿的獲得也十分容易,世界上天然儲量最大的奈曼旗堿礦就在蒙古,原地取材了屬于是。
就算蒙古這個天然堿礦一時半會兒沒法開采,堿的生產也不難。工業生產有侯氏制堿法,生物提取堿就更多種多樣了,堿性植物如葡萄、茶葉、海帶、柿子都能提取粗堿。
況且羊毛的價值并不只有洗滌干凈后做紡織原料的羊毛纖維,羊毛原毛上沾染的油脂一樣大有用處。
純堿洗羊毛后的廢水里可以提取出羊毛脂,它是一種天然的乳化劑,混合水、油就能做成護手霜之類的脂膏,可以在冬天預防凍手、保暖保濕,在除南方以外天氣寒冷的地方都有市場。
脂膏的制作方法同樣簡單,胤俄很早以前就用蜂蠟、豬油當乳化劑成功做出過脂膏。換成羊毛脂也是一樣的步驟,甚至羊毛脂的成本更低,能把成品最后的售價進一步壓縮。
胤俄沒那么挑剔敏感,分不出蜂蠟、豬油、羊毛脂分別做出來的脂膏有什么不同,哪個更細膩溫潤,哪個比較粗糙干燥,區別又在哪里。
但沒關系,不看質量看產量,羊毛脂和蜂蠟產量的不同注定了它們一個走量一個走質。
羊毛脂做的脂膏售價可以定得低一點,在成本低廉的情況下靠薄利多銷賺錢。
而蜂蠟、豬油版的脂膏主打品牌理念,走高端奢侈品路線。什么花瓣藥草、牛奶羊奶,凡是聽上去高大上的東西都可以當做配料添加到脂膏里面,光是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