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動亂,讓蒙古諸部徹底對大清歸心。”
游牧民族逐草而居,生存環境惡劣,故而桀驁野性,對他們單靠施恩是不夠的,還得讓蒙古諸部看到大清的實力,切實感受到大清的強大。
想讓蒙古諸部徹底歸心,首先要讓他們知道強如準噶爾也動搖不了大清的統治,知道即使準噶爾自立為汗國也破壞不了大清的統一;其次,才是讓蒙古諸部知道跟著大清才有好日子過。
簡單來說,就是先打一巴掌再給個甜棗,先將大清的威嚴確立起來,再談安撫收買的事。
康熙此時才贊許地點了點頭,對太子這么快就有所領悟感到十分高興,越發認為太子孺子可教,未來擔得起大清江山。
太子的表現已是出彩,但康熙并不滿足,又將目光轉向其他皇子,清雋端秀的容長臉上露出期許,含笑問道“你們可有領悟到什么不管對錯,盡管暢所欲言。”
康熙最愛重太子不假,但他也不是全然不管其他兒子。只是他的父愛給了太子九分,剩下的一分還有大半給了大阿哥,最后剩下的那點才輪到其他皇子罷了。
康熙對太子的未來充滿期待,一心想將太子培養成最優秀最全能的儲君。但康熙也沒有放松對其他皇子的教育,沒有忽視他們的學業,同樣對他們的未來抱有期許,在這點上倒沒有過分的厚此薄彼。
倒也真說不清康熙到底是個好皇父還是個壞阿瑪了,他有時候對太子和大阿哥以外的兒子那么冷漠,可有時候又對所有兒子一視同仁,真心實意地疼愛看重他們,悉心為皇子們的前程考量。
或許這就是海王的天賦吧,被動光環時時刻刻都在向外散發著光芒,讓每個被光芒照耀到的人都以為自己是海王的獨一無二。
爬上山,在山頂的亭閣落座后,康熙便揮手將伺候的宮人遣退,連梁九功都沒有留下。
建在高處,四面視野極為開闊的亭子里只有康熙和眾位皇子,再沒有其他外人,這又是只有他們父子幾人在的私人場合,說話沒必要顧忌什么。
反正是私底下父子閑話,就是有哪個皇子說的話不中聽,沒有領悟到點子上,康熙也不會真的計較,更不會讓他們的對話傳到外面去最多不過是事后好好教cao導ian不開竅的皇子一番。
康熙剛才的教導大阿哥也聽得極為認真,此時康熙問起其他皇子的領悟、看法,大阿哥當仁不讓地率先開口,一點兒也不彎彎繞繞,毫不客氣地直言道“準噶爾必須要打,而且最好是一舉將準噶爾大破。”
“一來,準噶爾這個意欲分裂蒙古的威脅必須要鏟除;二來,攻破準噶爾也是敲打蒙古那些有異心的部落,能狠狠威懾他們一番,讓他們不敢背叛大清。”
自從大國宴后康熙留下太子、裕親王、恭親王還有大阿哥,向他們暗示親征準噶爾一事后,大阿哥就摩拳擦掌地期待著大清與準噶爾開戰,自己能上戰場積累戰功。
事關自身利益,大阿哥當然是旗幟鮮明地表明自己的態度此時不爭取,什么時候爭取。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