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京后,康熙先去寧壽宮向皇太后問安。
雖然康熙和嫡母皇太后這對母子是半路出家,但不管是真心還是偽裝,多年來康熙都對皇太后做到了孝順敬愛,是朝野公認的孝子。
皇太后能在孝莊太后過世后日子仍舊過得舒暢,少不了康熙的孝敬。不管康熙心中對登基后才熟悉起來的嫡母有幾分情誼,但幾十年來他的表現都挑不出一絲錯,真正地做到了孝順敬愛。
探望過皇太后,接受了皇太后的關心,又敘了敘母子之情,康熙接著又到尚書房巡視了一圈,與尚書房讀書的兒子們打了個照面,考察了一番他們的功課。
這次駕臨尚書房,康熙格外關注三阿哥,對他噓寒問暖、關愛有加,生動地向眾位皇子展示了什么叫做慈父。
康海王熙探望過嫡母,考察過皇子們的功課,又去后宮里轉了一圈。
他先去啟祥宮看望公主們,然后在東西六宮各處打轉,慰問后宮中的妃嬪,鈕祜祿貴妃和惠榮宜德四妃都沒有落下,還特意關心了身懷有孕的庶妃章佳氏和儲秀宮妃,端水端得好不快樂。
不過這一次康熙的端水并沒有兼顧到每一個人,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海王康熙漏掉了一個在朝堂后宮都十分顯眼且重要的人太子。
康熙回京后,一直對太子不聞不問,不復從前每次離京歸來時對太子的思念親近,似乎是有意冷落太子。顯然,康熙對太子侍疾時的表現仍舊耿耿于懷,并沒有釋懷,與太子和好如初。
自從二阿哥胤礽兩歲時被立為太子,在過去的十四年里,康熙一直對他悉心照料、愛護有加,不僅將他視作重要的繼承人,還在太子身上傾注了超過九成的父愛。
在這之前,康熙一直是用父親的角度去看待太子。但在經歷了自己重病時太子的冷漠后,康熙第一次地意識到,太子長大了,已經不是從前那個萬事依靠他、聽從他的好兒子了。
太子是儲君,是名正言順地皇位繼承人。
康熙重病纏身時,本就情緒低落容易多思,面對太子的冷漠,他免不了去思量,太子的漠不關心,究竟是單純地不關心他的病情、不在乎他的安危,還是根本就盼著他去死,好水到渠成地繼承皇位登基為帝
作為一個少年登基的皇帝,康熙必然對手中的權力抱有獨占欲。
他如今正值壯年,雖然疼愛太子,此前也一直將太子視作合格的儲君,自豪于太子這個繼承人的優秀,但康熙從來沒有想過壯年就給太子讓位。
這既是出于對權力的不舍,也是康熙認為太子太過年輕還不足以扛起江山重任。
在經歷了侍疾時太子對自己病情的漠視后,康熙第一次悚然而驚地意識到,太子長大后長出了獠牙,開始覬覦他的位置和權柄,太子從他最親近最喜愛的兒子變成了隱藏的對手。
仁孝皇后赫舍里氏薨逝后,康熙既當爹又當娘地把太子拉扯長大,在他身上耗費了太多時間,傾注了太多心血。
康熙寵愛重視太子已經形成了慣性,這個慣性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扭轉的,習慣也不是那么輕易就能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