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這天在排云殿宴請宗親勛貴、文武百官慶賀中秋時,冷了太子好幾天的康熙終于給了他一個好臉,算是在公眾場合給了太子一個下來的階梯。
康熙不可能在中秋節冷著太子,明晃晃地打太子的臉雖然意識到太子成了自己潛藏的敵人,但康熙還沒有生出廢太子的念頭,當然不能做太子儲位不穩的推手,致使朝野動蕩。
清朝老百姓過中秋節有很豐富的活動,要供奉兔兒爺,要用月餅壘成塔狀祭拜月神,要上意寓著“節節平安”的九節蓮藕,要在西瓜外皮上刻上花紋做“團圓瓜”。
祭拜完月神,祭禮上用到的月餅還要特意留出幾塊保存好,等到過年的時候在除夕夜吃掉,意寓今年一年一切圓滿、平安和順。
百姓過中秋節尚有這么多活動,皇室過中秋節就更加熱鬧了。
他們不僅要和百姓一樣拜祭月神、分食月餅,中秋節這日的上午康熙還要宴請群臣,晚上則是與宮中的妃嬪、皇子還有公主們相聚團圓,一起賞月飲酒。
康熙二十九年是馬年,不是牛年、龍年、羊年、狗年這四個生肖年其中之一,康熙不必親往祭拜月神,只需派大臣代為祭拜。
前去祭月的大臣會穿上統一規制的白色禮服,手持白璧無暇的玉圭,備全牛、羊、豕三牲作為祭品,在月壇上配合著樂舞之禮祭拜月神。
如果恰好是牛龍羊狗四個生肖年其中之一,那康熙就得親自前往月壇祭月,不能由大臣替代。
他要穿上月白色朝服,佩戴綠松石朝珠,腰間系龍紋金方版式白玉朝帶,在酉時從紫禁城出發前往月壇祭月。
不過今年當然是不用了,中午在排云殿宴請完文武百官,康熙便回轉后宮,在御花園中布置好賞月的亭臺樓閣,邀請皇太后、各宮妃嬪以及皇子皇女前來賞月品酒,在中秋節一家團聚。
在家宴上,康熙對太子的態度又變得淡淡的,不復中秋宴會上的親昵熱絡。如今是在后宮中,不是在文武百官面前,不是在公共場合,康熙便沒給太子做臉,顯然心中芥蒂仍未盡消。
太子緊抿著唇,臉色微微泛白,神情有些惶恐。他在御花園中臨時搭建起來的亭臺中環視一圈,竟發現自己找不到可以求助的人,找不出一個人幫他在康熙面前說情,緩解他和康熙之間緊繃的父子關系。
喜愛重視太子的孝莊皇后早已故去,皇太后與太子并不親近,唯一百般重視疼愛的孫子只有五阿哥,當然不會特意為太子說話。
當年位同副后、掌管整個后宮的佟佳皇貴妃如果還在,地位等同于后宮女主人的她會站出來調和康熙與太子之間僵硬的父子關系。
但孝懿皇后也已經故去,如今后宮中位份最高的是鈕祜祿貴妃,她既身份不夠,也沒有立場為太子說話,此時便也保持沉默。而貴妃之下的妃嬪,就更沒那個資格摻和康熙和太子的事情了。
儲秀宮妃身份特殊,倒是能說上兩句話。但不知為何,她一直一言不發,只靜靜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右手搭在有些顯懷的肚子上。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