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過了兩日,前線有急報傳來,這次卻是個好消息,濟隆等人帶著噶爾丹親筆所寫的誓書到大清軍前,宣布向大清投降,并言說不敢再侵犯喀爾喀。
康熙敕諭“若再違誓言,妄行劫奪生事,朕厲兵秣馬,現俱整備,必務窮討,斷不中止
雖然噶爾丹送上了親筆寫的誓書,但康熙知道噶爾丹為人狡詐,誓書做不得準。噶爾丹不過是見勢不妙才假稱投降,等準噶爾部落休養生息幾年后,噶爾丹必定卷土重來,再起紛爭。
康熙下令,讓前線將士一邊做好戰后善后軍務,一邊做好防范工作,提防準噶爾另有陰謀,又或者殺個回馬槍再起戰事。
福全聽命外松內緊地警戒數日后,派出去的探子傳回消息,說噶爾丹率領著殘部已經退到了漠南蒙古與漠西蒙古的交界處,正直奔準噶爾部落而去,沒有回頭的打算,于是全面布置撤軍事宜。
福全帶著擔任他副將的大阿哥班師回朝,而另一支由恭親王常寧率領的軍隊也同樣啟程南歸。
大清征討準噶爾的第一次戰役就此結束,雖然并未殺死噶爾丹徹底鏟除準噶爾部落,但也取得了初步勝利,將噶爾丹率領的兩萬大軍擊退,只剩下數千殘兵退回漠西蒙古,使得準噶爾無力再進犯喀爾喀。
這次征討準噶爾雖然取得勝利,但大清將士傷亡也不小,犧牲者當中身份最高的要數康熙的親舅舅佟國綱。
康熙自小喪母,故而對母家佟氏一族十分優待,與兩個舅舅佟國綱、佟國維感情也不錯,佟國綱戰死沙場,康熙萬分悲痛,下令將國舅佟國綱的靈柩運回京城。
康熙本來有意親自出城迎接佟國綱的靈柩,被眾多大臣齊聲勸阻后,康熙做出退讓,決定讓額駙尚之隆等人出京百里相迎,再讓皇長子等眾位皇子一同出城迎接。
胤俄和九阿哥確實有了出宮的機會,雖然這個機會有些說不出的意味,不過到底是能出宮了,胤俄還是喜大過其他情緒。只是等佟國綱的靈柩回京,怎么也得九月了,他們還得再等半個月。
而八月下旬,康熙給今年虛歲一十的三格格定下了婚事,將她指給巴林部的博爾濟吉特氏烏爾袞,明年就正式冊封她為和碩榮憲公主,預計六月下嫁去巴林郡。
三格格的婚事定下后,胤俄突然驚奇地發現三阿哥對他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三阿哥從前與胤俄不對付,對他雖然不像對九阿哥那樣不客氣,但說話時也是陰陽怪氣、多有嘲諷。
但一夜之間,三阿哥就像轉了性子一樣,突然對胤俄和煦友好起來,平日里在胤俄面前那叫溫文爾雅,和從前尖酸刻薄的模樣一比簡直是判若兩人。
最先對此事表達驚奇的人是五阿哥“三哥最近這是怎么了”他撓了撓頭,胖乎乎的圓臉上滿是不解,“三哥的性格什么時候這么好了,他是碰到什么好事了嗎”
五阿哥心眼直,為人憨厚老實,但他不是沒腦子,也不傻,他一直都知道三阿哥和九阿哥
、胤俄不對付,在尚書房每隔幾天都能聽到他們打嘴仗,看到他們吵得臉紅脖子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