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阿瑪。”太子進來后,先向康熙行了一禮,才說起自己的來意。
其實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重陽節馬上要到了,太子來問一問康熙今年打算怎么過重陽節,要不要辦宮宴、家宴,要不要大辦。
“不用大辦。”康熙沉吟一瞬,就給出了回答。
今年大清剛出兵征討了準噶爾部落,雖然取得了勝利,但大清消耗的資源也不少。如果不是有特殊的政治意義,那一般的節日康熙都不打算大辦。別說重陽節,就是下個月的頒金節,康熙也不打算大辦。
太子對康熙的回答早有預料,如玉俊秀出塵的臉龐上沒有半分情緒波動,神情淡淡的,平平靜靜地應了一聲“是,汗阿瑪。”
康熙最近與太子的關系緩和了許多,在對太子的惱怒失望消退以后,康熙對太子的愛惜疼寵又浮上心頭,忍不住像個普通的老父親那樣關心起太子的生活“保成,最近入秋了天氣轉涼,你的身子可還好”
關心的話一開口就收不住閘了,康鰥夫熙絮絮叨叨地關心起太子的日常起居,事無巨細地問到每一件事,連太子每天用哪些膳食,穿哪些衣服,什么時候入睡,晚上有沒有睡不著,做夢多不多都問得清清楚楚。
不得不說,在元后赫舍里氏去世后,又當爹又當娘把太子拉扯長大的康熙在太子身上傾注了太多感情。
太子是他最看重最喜愛的兒子,康熙的父愛有九分都給了太子,說太子是他的心頭肉、掌中寶也不為過。
同時,康熙也對太子這個兒子抱有極強的控制欲,太子身邊的人全是康熙指派過去的,太子無論做什么,身邊發生了什么事情,康熙立刻就會知道。
太子在康熙面前幾乎沒有隱私,沒有什么能瞞過康熙。
太子的情商比較低,不太懂得為人處事,幾乎把傲慢和驕狂擺到了明面上。
但不得不說,這不完全是太子天性使然,而是康熙的后天教育導致的,是康熙對太子寵溺無度,將太子慣壞了。
胤俄曾見到太子的老師跪著給太子上課,這不是太子太過驕橫,半點也不尊師重道,而是康熙特意下旨規定的。因為康熙親自教養太子長大,所以他不接受太子尊重敬仰除他以外的老師。
太子還和其他皇子不親近,不把他們當兄弟看,但這也是因為康熙先把太子擺在了眾位皇子之上的位置。久而久之,本身還是個少年的太子當然在潛移默化中被改變了觀念,打從心底里覺得他跟其他皇子不同。
太子身邊沒有多少交好的人,他的老師跪著給他上課,他的侍從全是康熙的人,他的兄弟們與他感情淡薄。
身為儲君,太子身邊竟沒有幾個自己人,沒有多少能夠交心的人。
明明一直被康熙捧在手心里,明明是被簇擁在人群中央的儲君,可太子卻遠比旁人要孤獨得多,因為有康熙在他身周劃下了一道無形的屏障。
那是保護,也是桎梏。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