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看向窗外,似被午后暖陽激發困意,又打了個哈欠,道“而且我也沒辦法,這先生同樣的內容要講好多遍,聽得實在太困了,如果不找點事情做做,恐怕睡得更久。”
“蕭兄,那是你太容易困了”
蕭尋初沒理會同窗的拆臺,經過先前那番對話,他好像想起了自己先前的“大作”,將木人從桌下拿出來,用手指細細摩擦表面后,又拿刀修整起來。
那學童有些好奇,湊過去看他,問“蕭兄,你雕的這是什么”
“人。”
蕭尋初手上不停,隨口回答。
他頓了頓,看向對方,道“其實我還沒做完,但你要是有興趣的話”
說著,他當著同窗的面將手里的木人舉起,隨后手指一動,那小木人的關節也隨之居然活動起來,很快隨著他的操縱,擺出各種僵硬的姿勢。
“哦”
小學童眼睛一亮,稀奇地將木人從蕭尋初手上接過。
很快他就發現,蕭尋初無師自通地給木人做了關節活動的機關,令其四肢靈活。雖說做得不算很完美,但想法卻很大膽新穎。
真要說的話,這世上有趣玩具不少,可這木人的獨特之處在于,它從頭到尾都是蕭尋初獨自做出來的,頓時顯得格外不同。
小學童感興趣地拿在手中把玩了半天,問“你這怎么想到的怎么做的”
蕭尋初正要回答。
這時,一個學諭模樣的男人走進齋室里,環顧四周,問“蕭尋初是誰”
蕭尋初被打斷討論,主動回頭應道“是我,怎么了”
學諭是書院中負責協助先生教學的學官,一般都沒什么功名,在書院中地位也一般。
這個學諭尤是。
這人瞧著有些窮酸,常著褐衣、穿草鞋,總低著頭,長發總遮住臉,說話也少。
他似乎在白原書院待了很久,因為踏實勤快,平常有好幾個先生都喜歡用他,不過他卻甚少與學生有交集,存在感不高。
只聽他簡明扼要道“王先生尋你過去。”
學諭話音剛落,一群學童皆是取笑道“蕭兄,你又犯了什么錯,這下連脾氣最好的王先生都要找你了”
少年一副困意未散的樣子,漫不經心地想了想,卻想不出來,道“不太清楚,過去問問就知道了。”
言罷,他沒要回自己的木人,只轉頭對學諭道“我這就過去。”
說完,他便慢悠悠地往先生舍房去了。
待蕭尋初離開,這群學童嘰嘰喳喳地討論起來。
一人道“來大家都猜猜蕭兄這回被先生罵多久能回來”
“我猜兩個時辰”
“那我猜到傍晚”
眾人正嘻嘻哈哈地打賭,忽然,最后一個學童話音未落,卻見那緘默學諭毫無預兆地三步并作兩步走過來,一下子逼得極近。
“”
學生們頓被嚇了一跳,不敢再吵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