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知秋用袖子遮住半邊臉,
不過,這些人的注意力好像都被別的事吸引,沒有關注到正在路邊行走的她。
但當馬車掠過時,她竟聽到一句熟悉的聲音
“知秋兒這孩子,有心了。”
謝知秋猛然回過頭。
她意識到那便是甄奕和李雯的馬車。
原來已經錯過了。
算算時辰,這樣的結果,也不算太意外。
不過
謝知秋又轉頭看白原書院的方向,還有那如星空初升般上躍的孔明燈海。
要說的話好像,也不算錯過
謝知秋想了想,轉過身,原地對甄奕他們離去的方向行了個禮,然后稍作斟酌,卻沒有掉頭回臨月山,反而繼續往白原書院的方向前行。
白原書院中。
蕭尋初跪在地上,身邊堆滿各種雜物
木條、竹條、紙張、筆墨、漿糊
他口中橫咬一支毛筆,手上則飛快地將木條交叉綁緊,做成框架的形狀,糊上薄紙,一盞孔明燈迅速誕生。
雀兒在旁邊抱著小姐要求她找來的雜物,看到小姐利落的動作,簡直驚呆了。
小姐的手簡直巧到讓人震驚。
她以前光知道小姐頭腦聰明、會寫詩寫文章,但還是第一次知道,原來小姐連做起這些手工制品來都如此靈活迅速。
要知道,這些幾乎都是用甄先生他們留在小院中不要的舊物做的
從破燈籠里拆出來的竹條、應該更換的窗紙、剩下半塊的舊墨
小姐簡直看到什么都能拿來用,要是找不到毛筆的話,她搞不好也會自己當場做一支出來。
這時,小姐草草清點了一下滿地尚未放飛的孔明燈的數量。
“好像差不多了,還差二十盞左右。”
“小姐”自言自語似的喃喃。
然后,“她”看向雀兒道“你能不能再去別處找找,看看能不能再拿些能用的材料過來如果真找不到,就付錢向學生買些便宜的宣紙之類的。
“等材料湊齊以后,你再付錢叫個年紀小的學童過來,讓他們吃過晚飯以后,到這里替我們繼續放燈,一直放到戌時四刻。
“等我們再將燈做完,就可以回去了。”
雀兒已經想象不到小姐的想法,只得忙不迭點頭,咚咚咚地跑了出去。
當雀兒往外跑的時候,已有一個人影悄悄守在內院墻外。
“他”觀察到雀兒離開,便繞著墻走,直到尋到孔明燈升起的源頭之處
蕭尋初正專心致志地做著孔明燈,希望能讓“謝小姐”在入夜前按時回家。
正當他埋頭刷著漿糊時,忽聽“啪”的一聲,有一物落在墻邊不遠處。
他抬目望過去,待看清那是何物,卻不由出神片刻。
墻邊地上,靜靜地躺著一支舊的竹蜻蜓。
這竹蜻蜓,瞧著竟有點陌生,又有點眼熟。
若沒猜錯,這似乎是當年為了與謝小姐通信,他親手在書院里做的竹蜻蜓。
四年前,他離開書院時相當匆忙,有不少家當沒來得及帶走,此物大抵也是隨那些舊物一起,被丟到哪個犄角旮旯去了。
沒想到時隔多年,它竟還有重見天日的一天。
不過,既然它能被取出還飛過來,那就說明
蕭尋初一驚,將毛筆從口中吐出,站起走到墻邊,試探地對墻外說了一聲“謝知秋”
半晌,墻外傳來一個冷靜的聲音“嗯。”
此去經年,二人還是用竹蜻蜓來聯絡。
只不過,這一次情況調轉了。
他在墻內,而謝小姐在墻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