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被這架勢驚得瞠目結舌,嚇得呆了。
他忍不住問“少爺,您這看了能記住嗎”
少爺并未回答。
五谷略微有些不信邪。
他試探地伸出手,將那本書將少爺手上拿過來。
少爺并未抗拒,任由他拿走了書,只是眼神略顯疑惑。
五谷將書往前翻翻,將拳頭放在唇邊,清了清嗓子,問“這位大人在這第七十二頁提了個古文,上半句是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請問下半句是”
謝知秋回答“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她停頓了下,解釋道“這是詩經里的蜀黎一篇,畢學士在那里提這首詩,是為了解釋懷古詩的思路與情調,并非他本人原創。
“這兩年詩賦在科舉中的比重較大,他才會花長篇大論在品賞詩歌上。”
不等謝知秋說完,五谷已大驚失色“所以您那樣掃一眼,就當真看得記住了”
“”
謝知秋不置可否。
她看向別處,輕描淡寫地道“會背無用,領悟更為關鍵。且詩經屬于九經之列,根據前些年的朝廷詔令,日后九經只問大義,不須注文全備。”
“所以”
“所以你這樣的問題,考試不會考的。”
五谷“”
五谷“少爺,我要是知道科考會考什么,還能來您府上當小廝我好不容易找到一句話的字兒我全認識,您不要要求這么高好不好。”
于是謝知秋沒有理他,繼續翻書去了。
可五谷內心余驚未消,仍不停地偷瞥少爺的側臉。
說實話,五谷自己也覺得少爺只是掃了一遍書、他就單拎一句話出來讓少爺背,未免太刁鉆了點。
誰料少爺不但真對了上來,還準確說出了書中內容,可見他果真不是隨便翻翻而已,是真的在看的。
然而這個認知,卻令五谷更為驚訝。
他以前就沒覺得少爺很笨,可他打破頭也沒想到,少爺一旦認真起來,能聰慧到這個份上。
少爺這不僅是過目不忘,還理解能力超群啊而且知識儲備也不少的樣子,雖說完全想不通他是什么時候學到那些東西的。
不過想想也是,其實少爺頭腦一直不錯。以前邵學諭講的那些什么杠桿原理啊小孔成像的,與天書無異,根本不像人話,可少爺還不是都弄懂了,還學得不錯
現在他只不過是終于將這份頭腦,用到了正事上罷了。
只是
五谷膽戰心驚地凝視著少爺專注讀書的模樣。
說實話,少爺最初說決定要參加科舉的時候,他心里根本沒當一回事。
少爺很可能只是一時心血來潮不說,就算是認真的,短短三個月不到的時間,他如何能勝過那些寒窗苦讀十年的人,如何能高中呢
當然五谷也沒有說風涼話,反而一直支持少爺,但那只是為了不打擊少爺的積極性罷了,畢竟學學孔孟之道,瞧著比琢磨那些炮仗靠譜多了,這樣將來才有機會勸少爺回家。
至于少爺是不是真考得上,那是次要的。
可現在
看少爺這個架勢
五谷惴惴不安地盯著“蕭尋初”的側影,心里撲通撲通的,懷抱著莫名其妙的期待
少爺該不會,真能一舉高中吧
謝府。
“大小姐最近,心情是不是特別好呀”
“大小姐最近,好像經常在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