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時,有一人遠遠地揮著手向蕭尋初跑去,邊跑邊興奮地道“蕭兄你是蕭兄吧好久不見,你也來考試了”
“蕭尋初”的目光越過這些議論的人,看向那揮手的青年,并對他頷首致意。
那群人這才意識到,蕭尋初不是在看他們,而是在與其他人打招呼,方才松了口氣。
不久,“蕭尋初”就與那個跑來打招呼的學子一道走了。
剩下的學子還在原處,只是,經過這么一嚇,他們士氣明顯低迷,語氣也有些悻悻
“嚇我一跳。”
“幸虧他沒聽見。”
“說起來,他的眼神和以前變化好大。”
“畢竟離家出走久了,難免吃了點苦頭吧。”
“噓,還是別討論他了,好歹是馬步軍副都指揮使的兒子,萬一哪里惹著了他”
另一邊,謝知秋表現出沒聽到的樣子,實際上她耳聰目明,將這些人前后的議論都聽了個清楚,只是沒被激怒罷了。
她這小廝五谷耳朵也靈光,居然也全聽見了,且頗有些憤憤不平。
“這些人真是少爺以前是不太愛讀書,但說腦子有問題也過了吧”
五谷不高興地嘀咕。
“少爺怎么也不教訓教訓他們”
謝知秋不以為意“考試要緊,待成績出來,自有分曉。”
此言一出,連五谷都不禁瞥了她一眼“少爺好像很有自信”
謝知秋回答“并非自信,只是成王敗寇,言語爭執并無用處。”
沒等五谷琢磨明白少爺的意思,只見先前打招呼的那人已跑到兩人面前,他便閉了嘴。
打招呼的青年也是個學生,十八九歲的年紀,和蕭尋初相仿。
相比較先前那一撮人,這位看起來就友善了許多,且像是蕭尋初的舊相識。
比起只見過蕭尋初卻與他不相熟的人,這種有可能了解他的人,更不好對付。
謝知秋表面淡然,實則內心十分謹慎。
萬幸,謝知秋當年也在白原書院讀過書,蕭尋初認識的人,她也未必沒見過。
謝知秋端詳對方片刻,便開始在記憶中搜尋對方的臉
很好,她見過他,印象不深,不過聽到過其他人稱呼他。
這人好像
姓林
是不是叫林世仁
謝知秋回憶起對方姓氏,便主動出言“林兄”
“啊太好了蕭兄想不到這么多年沒見,你還能記得我”
這學生倒是沒什么惡意,一副高興的樣子。
“你離開白原書院以后,我可擔心了你好一陣子,現在見你沒事,我就放心了。其實你走了以后,上課都沒人反駁先生了,感覺無聊得很。”
“嗯。”
“蕭兄,今日難不成也是來參加秋闈的嗎”
“是。”
謝知秋不太清楚此人和蕭尋初關系友好到什么程度,說話十分小心,盡量不透露多余的信息。
說到最后,對方便感慨道“蕭兄,多年不見,你好像變了不少,話比以前少多了。”
謝知秋對此從容不迫,只道“時過境遷,感悟不同,人自然會有變化。”
“看來蕭兄這些年也不容易。”
“彼此彼此。”
兩人寒暄片刻,對方又道“對了,今日秦兄也來了,是專程來送我們進考場的,現在大家都在搶著和他說話,忘憂你要不要也過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