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是因為這想法,他與自己的出身和解了。
年紀大了以后,返璞歸真,倒愛擺弄起花花草草來,若有人夸他手藝好,他還要歸功于自己早年住在鄉下,跟人談談自然經來。
反正眼下朝中也沒有人敢反抗他,反而是他干什么,人人都爭相效仿。哪怕他往石頭上畫個糞球,恐怕也是人人鼓掌夸贊,挑著好詞說他高雅出塵、上流至極,然后滿城都要在家里擺起糞球來。
榮華富貴的事情,齊慕先不在意了。
只是,半世浮沉,唯有一事,他還放不下。
齊慕先知道,他沒有多少子孫福緣。
他當年二十歲成婚,兩年后育得一子,小名貍兒,愛若珍寶。
貍兒聰明伶俐、聽話懂事,甚是像他,三歲可識千字,五歲已能寫出絕妙的詩聯對聯。齊慕先將他抱在膝頭,親自教他寫字讀書。
奈何天妒英才,六歲那年,一場風寒,竟輕易奪去小小貍兒的性命。
齊慕先痛徹心扉,抱著失去的獨子哭了數日。
貍兒死后多年,他并非沒有想過再生一個孩子,只是或許命中無此福分,此愿始終未能得嘗。
他本以為這輩子可能也就這樣了,更不可能再見到貍兒。誰知時隔七年之后,他的發妻竟又一次懷了孕,生下的孩子胳膊上,有一塊與貍兒一模一樣的青色胎記。
齊慕先當時驚震不已,不敢相信世上竟然會有如此巧合。
而且,恰是在這小兒子出生數月后,他的人生迎來絕無僅有的轉折
先帝遇刺,他舍身救下先帝,并大難不死,從此平步青云。
齊慕先此人有些迷信,當年母親為他繡了現在被人稱為齊氏符的護身符,他配在身上,便中了進士。他年輕時過得清貧,沒錢給寺廟上供,但仍年年不忘虔誠參拜。貍兒死后,尤其如此,愿貍兒來生不必再受此苦。
現在這個小兒子身上有與貍兒相同的胎記,他又否極泰來、絕境逃生,齊慕先便寧愿相信,這孩子是貍兒轉世投胎歸來,這一回他舍了自己的聰慧,為家人換來福運。
而這個生得恰到好處的兒子,便是他如今的愛子齊宣正。
卻說這齊宣正,生來就比他那命途多舛的早夭兄長順遂。
貍兒當年,齊慕先官職低微,前途渺茫,即使有固定的俸祿,也只是簡單糊口,過不了奢侈的生活。
而齊宣正出生還沒多久,齊慕先就成了救圣的大恩人,天子賞賜無數,又為他鋪平升官大道,齊家忽然就闊綽起來。
齊慕先好不容易有了這第二個兒子,當然是捧著怕摔了,含著怕化了。
他當年養貍兒,總想將這孩子培養成才,最好是他幼時羨慕的那種書香門第謙謙君子,所以他雖然寵愛孩子,可平日里對貍兒教育也苛刻。
后來貍兒病死,齊慕先悔不當初,只恨貍兒身體健康的時候,他沒有對這個孩子好一些、再好一些,光一味催他讀書上進,連如此短暫的人生,都沒能讓貍兒有多少快樂的日子。
于是有了次子,齊慕先痛定思痛,變得和藹寬容許多。
他當然仍舊親自教導齊宣正,只是不再一味當個嚴父,有時小孩子愛玩愛鬧,他也隨他。
不過,齊慕先很快就發現,齊宣正的才智不如貍兒。
這小兒子也不能說是無可救藥的笨蛋,但僅僅是中人之才,與當年聰明伶俐的貍兒一比,便差異強烈。
貍兒教一遍就能會的字,這小兒子正要學三遍。
貍兒聽一遍就能領悟的道理,小兒子怎么想也想不通,倒后面還會不耐煩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