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龐涓與孫臏同為鬼谷子弟子。龐涓嫉妒孫臏才能,暗中陷害,使其遭遇黥臏二刑,一生不能行走,欲斷其前路。”
“孫臏看破龐涓陰謀,忍辱負重使計自救,逃到齊國,在齊國受到重用,成為軍師。”
“多年后,孫臏輔佐齊國大將,兩度擊敗魏國,逼龐涓拔劍自刎,奠定齊國霸業,作孫子兵法一書,流芳百世。”
“龐涓斷孫臏雙腿,本欲使他無法施展才華、從此埋沒于俗世,沒想到反倒成就對方萬世不朽的傳奇。故龐涓自刎之前,長嘆一聲遂成豎子之名”
“這世上少有人能事事如意,即便不放棄,也未必能有好結果。但是,如果在此處就放棄,那無異于遂了他人的意,今后再無翻身可能。”
謝知秋一頓,又說“林兄的命運,林兄自己做主。要不要在這里止步,還望林兄自己想想。”
言罷,謝知秋將湯藥放在桌上,便離開了。
林世仁獨自一人在屋中,良久,攥緊了左手的拳頭。
最后一場殿試,是在皇宮集英殿進行。
這是舉子科考之路的最后一程。
殿試只考一日,由皇上親自出題,黃昏時分即交卷。
不同于解式會試所有舉子要被關在格子間內,殿試只需坐在殿內,一天之內答完卷子即可,考生之間能夠彼此看見。
謝知秋到集英殿后,視線左右移轉,不久,就發現了淹沒在眾多舉子之中、貌不驚人的林世仁。
林世仁以寬袖掩蓋自己的右手,面上略施薄粉,蓋住被打的烏跡。他盡量不引人矚目,混跡在諸多考生之中,就像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書生。
這時,林世仁同樣迎上謝知秋的視線,一頓,對她微微點頭。
謝知秋見他來了,知他心中已有決斷,回以頷首,便收回目光,不再多看。
不久,眾舉子進殿應試。林世仁緊隨人后,低著頭,魚貫入內。
入座后,他緊緊捏住右邊的袖管,目中微凝。
殿試是皇帝主持的考試,也是考生們的最后一場試煉,儀容儀表同樣是很重要的,若是讓人覺察到他右手有殘疾,或許會影響成績。
萬幸,他足夠小心,似乎并未有人發現。
林世仁的眼中逐漸浮現出堅毅的異色。
在旁人看來,他大約只是最常見不過的讀書人,唯有他自己清楚,如今他再看面前的試卷紙筆,心境已與過去大為不同
他不會再心存僥幸,不會再輕易志得意滿,但同樣地,他也不愿屈服
林世仁咬緊牙關,以左手執筆。
短短數日,他還不足以習慣用左手寫字,可他必須適應,而且盡量不能在考場上露出破綻,要裝得如天生的左撇子一般
他屏息凝神,目中未有遲疑,提筆以左手揮毫書寫,字不好看,卻筆走如飛
另一邊,謝知秋眼角余光瞥見林世仁并未在考場中怯場,安下心來,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考試上。
這回的殿試唯有策問一道,不知是不是與前些日子的金鯉魚風波有關,這題出的竟是“君何以御天下之能士,可令朝野一體、上下相資”,正是討論君臣關系的。
謝知秋稍作思索。
其實若按謝知秋所想,她這回多半會被點為狀元,只要考卷上的內容不要寫得太離譜,問題都不大。
不過既然都已經坐下來考試了,還是小心謹慎為好。
她認真考慮片刻,便認真作了卷子
卷中,她寫了幾項可改善朝野環境的治國之策。
想了想,她又補上一些應當會投君主所好的話應當強化君權,警惕前朝末年之弊,謹防權臣專政、蒙蔽君主之目云云。
謝知秋自沒有將矛頭直接指向當朝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