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聰是蕭斬石的舊部,上一回與“蕭尋初”接觸,還是這二少爺忽然提出要去昭城那時。
那時,張聰就對這離家多年的蕭家二少爺印象不壞,后這二少爺竟出乎所有人意料地中了狀元,張聰驚訝之余,更加隱約感覺自己判斷不錯。
于是蕭二少被授官外派之時,蕭斬石想為這個兒子挑選幾個護衛,張聰就主動請纓,表示愿意隨二少爺外出。
蕭斬石對張聰十分信任,見他愿意同往,自然高興,很快就做了安排。
如此這般,張聰就跟著“蕭尋初”一同遠行了。
五谷聽了張聰的話,亦笑道“確實,看到少夫人的馬術,我也吃了一驚。少爺他許是在臨月山上幾年沒機會騎馬,有點生疏了吧。不過憑少爺的天資,差也差不到哪兒去,等他適應幾日,想必就會恢復。”
“也是。”
張聰應道。
他望著蕭尋初與謝知秋二人離開的方向,淺淺一笑“梁城里的夫妻大多盲婚啞嫁,相敬如賓已經算不錯,能投契得實在是少。少爺與少夫人這般合得來,感情好得像一個人似的,委實是樁幸事。”
“小心,將撐桿這樣放在地上,推動其身調整方向,等到差不多了對,大概這個位置,然后點火”
砰
謝知秋趴在地上,她方一扣動機關,當即嗅到一股火藥點燃之聲,隨著一聲巨響,槍管內的子窠應聲飛出,精準擊中兩百步外拿來當目標的大石,在上面打出一個凹槽來
謝知秋不免驚訝。
這些日子,謝知秋之所以常常與蕭尋初單獨在一起,一來是以他們兩人的情況,有許多話只能兩人單獨說,還是沒有旁人時來得自在,二來,就是蕭尋初除了教謝知秋騎馬以外,還在教她如何使用他與師兄弟們改進多年完成的“突火槍”。
蕭尋初如今的重心還是放在研究黑石,好想辦法盡快讓兩人換回去上。但是總研究一個東西,終歸容易膩煩,尤其總拿不出成果,更讓人挫敗。
所以,蕭尋初偶爾會換換心情。尤其是他與謝知秋明面上當了夫妻以后,昔日在臨月山上的工具也都取回來了,正適合大展拳腳。
蕭尋初當初對謝知秋提出的交易,就是謝知秋可以隨意使用他的身體,但同時,如果將來謝知秋真的可以身居高位,也要重用墨家之術,令其發揚光大。
既然蕭尋初提出了這樣的要求,那么于情于理,他都該親自給謝知
秋展示一下,他與師兄弟們多年來苦心鉆研的,究竟是什么東西。
在他們的所有成果里,蕭尋初認為最為有用的,就是這種經過精心改造的“突火槍”。
事實上,謝知秋也的確因此大吃一驚。
她對武器了解不多,縱然她博覽群書,這一塊沒見過多少實物,終究是個盲區。
但即使如此,光憑這簡單的一槍,謝知秋仍能感覺到,這是一種遠遠超出目前大眾認知的先進之物。
此刻,她的肩膀被槍的沖擊力震得發麻,縱然有蕭尋初在旁邊教她使用的正確姿勢,甚至幫她撐了一點力道,她仍然被此物的威力所震撼。
蕭尋初向她介紹道“突火槍最初由壽春的工匠發明,整件武器呈圓筒狀,外部以一根巨竹做成,使用時需要左手持械,右手點火,射程可達百步有余。“但是用竹筒做管身,結構穩定性較差,強度弱,也難以承載更強力的火藥。
“所以我師父當年,一直在琢磨怎么能將外部的結構換成金屬管。我與我的幾位師兄弟,花費數年光陰,才有了現在的結構。
“另外,目前軍中用的突火槍,是以基礎的火繩點火。但這樣速度慢,遇到刮風下雨,也很容易出問題。
“我后來想了想,就做了一些改動,將它換作以燧石點火,主要是做了個小機關,讓燧石可以快速受到撞擊,用火星點燃火藥。這是我幾位師兄下山以后,我才做的改動,因此花了不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