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知秋瞥了眼門外人影,道“進來。”
陳舊的木門“咯吱”一響,一個小姑娘慢吞吞地進來了,正是她先前從雨中救下的“劉家兄妹”中的妹妹。
小姑娘怯生生地說“蕭大人,張大哥說您嗓子不舒服,讓我去廚房燉了點梨湯,給您送來。”
她低著腦袋,不敢抬頭。
謝知秋瞥了她一眼。
這姑娘生得好看,謝知秋知道,她先前遇到了那樣的事,現在身體未愈,卻忽然被命令單獨給一個“男性”官員送湯到房間里,大概有點緊張。
謝知秋淡淡道“放邊上吧。”
“好。”
小姑娘聞言,連忙小心翼翼地往謝知秋桌上放了梨湯,就想離開。
這時,只聽謝知秋在她背后喚道“雨娘。”
“大人有何吩咐”
雨娘下意識地回頭。
然而,她一轉身,只對上謝知秋那雙清亮的黑眸。
對方靜靜地看著她,好像什么吩咐也沒有,只是想看她的反應。
雨娘微微一怔。
然后,她明白過來,當即噗通一聲跪到地上,伏身在地,不敢說話。
謝知秋道
“起來吧,不用跪我。你若是緊張,房門不必關上。”
雨娘呆了呆,方才意識到,謝知秋說不用關門,是怕她擔心“他”有不軌之舉。
雨娘其實先前只擔心于身份暴露,還沒想到這一層,但此刻一想,才感到后背發涼如果真有位高權重的男人拿她的身份威脅,她還能怎么辦呢
而這位大人的這么一句話,的確能讓她安心下來。
她睫毛輕顫,去看這“蕭大人”。
俊美的青年面色冷淡,可雨娘莫名感到安心。
因為“他”看向她的眼神超乎尋常的干凈,沒有尋常男子的半點審視或者雜念。
“坐。”
謝知秋指指旁邊的圓凳。
雨娘起初不太敢坐,看謝知秋的表情,又乖乖地坐下了,不過只沾半個屁股,隨時可以站起來。
謝知秋原先在紙上寫著什么,見她坐下,才擱筆。
謝知秋問她“你識字嗎”
雨娘搖搖頭。
她懵懂地說“大人果然是大城里來的。我們鄉下的姑娘,沒有一個是識字的,爹娘也都不識字。”
謝知秋道“其實認真學也不難。你若是愿意,在去月縣的路上,我可以找個識字的丫鬟教你。”
說著,她稍作停頓,拿起寫好的書法,給她看,道“這是唐朝詩人李紳的憫農。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
雨娘微微錯愕,她聽了,使勁去看那紙上的字,雖然只看懂一個“一”字,但眼神還是不由恍惚了。
謝知秋問她“關于月縣,關于你遇到的事,還有關于焦家,還有焦子豪,你知道多少可否與我細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