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樁案子同樣是兇殺疑案,只是總共三人有重大嫌疑。當地知縣猶豫不決,又怕誤判,這才將案宗上送大理寺,希望由大理寺做出判決。
這“蕭尋初”同樣在詳細閱讀案宗內容后,詳細列舉了一二三四五點可疑之處,并選出了真兇,要求當地官員再度調查取證。
第三宗案子則是當地一樁假鑄銅錢案,迷云重重,幾乎沒有像樣的線索。
后面還有第四宗、第五宗
祝少卿一連讀了謝知秋批閱的數份卷宗,他起先還抱著“這蕭尋初或許只是瞎貓撞著死耗子”的心理,但是隨著讀過的卷宗數量變多,這種想法已經完全消失,只余下驚奇。
這個“蕭尋初”,不但批閱卷宗的速度極快,一上午就看完了這么多份,而且每一份都思路清晰、邏輯縝密,絕不是信手而為,連他這個大理寺少卿都挑不出錯來。
祝少卿看向這名年輕官員批完的案宗,一個上午過去,他大約已經處理了二十余份卷宗。
如果照這個速度,他大概一天就能處理完五十份案件。
這個案宗館內,多年積壓的陳年舊案總共上萬份,但是,要是“蕭尋初”能一直保持這個效率,恐怕不到一年,“他”就能將這些舊案全部處置妥當。
祝少卿心頭一震。
原以為只是年輕天子聽信傳聞,一時興起隨便安插上來的人,沒想到倒真有些奇能,并不是空有其名的草包。
而這時,趙澤同樣看完了謝知秋批好的一份卷宗。
他雖是個剛上崗的年輕皇帝,但好歹在龍椅上坐了半年多,謝知秋批好的這幾份卷宗,遠比尋常官員有條理且她速度更快,這些趙澤是看得出來的。
這個“蕭尋初”表現得好,他比其他人還開心,因為這顯得他很有眼光。
待離開案宗館,趙澤便欣喜地道“你看,我怎么跟你說的來著,這蕭尋初是個不錯的人選吧”
祝少卿立即配合地道“確實,臣在大理寺這么十年,還從未見過這樣的人才,還是陛下眼光獨到,陛下圣明”
趙澤心
滿意足。
不過他當然知道這些官員夸他的話里有拍馬屁的成分,不會盡信,這會兒反倒謙虛起來,說“不過這才半天,一開始出色未必能一直出色,也不能真就那么快下結論,還得再觀察觀察。
“朕之后就不會天天過來看了,祝愛卿,這個人以后就交給你培養。”
趙澤嘴上說著客氣話,臉上表情卻完全不是這么回事。
祝少卿忙應道“是。”
二人見過謝知秋那里的情況,趙澤許是有了些許饑餓感,便打算離開大理寺,去別處尋東西填飽五臟廟。
祝少卿專門送他。
誰知,二人才出大理寺門不遠,便見一年紀稍長的男子同樣搖著折扇、作風度翩翩之態走來,看架勢是專門來尋趙澤的。
那人見到趙澤,就瞇眼一笑,作勢要舉扇行禮。
趙澤見到這人,卻眼前一亮,不等對方真行禮,已上前扶住,熱情地問“叔父,你怎么來了”
案宗館內,謝知秋眼角余光瞥見大理寺少卿祝維平和新君趙澤一同離開,心中稍定。
她知道,自己給這位新君的第一印象,應該留得不錯。
如果沒有異常狀況,初到大理寺,謝知秋或許會選擇走比較保守的路子,不會一上來就急著嶄露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