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是為人人品的問題,并非男女之故,怎么二堂叔一說話,就把禍事全推到了女人頭上
“再說,女人會出奸后誤國,禍及家人,難道男的做官當了奸臣,家人便可高枕無憂了嗎”
這小女孩話說得沖動,但在屏風后引來了幾聲附和,這讓她愈發挺起胸膛。
蕭尋初亦聽得新奇,謝家的姑娘倒真是讀過書的,說話辯論都可以引經據典,且學識相當廣博。
謝知秋年紀小時不愛說話,她若是愿意與人爭辯,說不定也是這個樣子。
而那位被稱作二堂叔的賓客被屏風后的聲音嚇了一跳,才意識到后面居然有一群小丫頭。
他被小姑娘拆臺,有些尷尬,但還是一本正經地解釋道“你們誤會我的意思了,我可不是說亡國都是你們小姑娘的錯。若要我客觀評價,其實妲己褒姒這些后妃雖有禍國妖姬之名,但商亡,西周亡,歸根結底還是紂王殘暴無道,幽王不思進取,結果將罪名推到后妃頭上,的確難免有推卸責任之嫌。
“但流言可畏、眾口鑠金,一旦一個認知已經成了公認,就難以顛覆。
“聽你之言,認為男女都有可能出奸臣,所以風險一樣,此言不對。
“在我看來,女子在道義上占了劣勢,這會導致女子從一開始就比男子多出一些弱點
“其一,天下人重視傳統,女子從政乃陰陽顛倒、有違常理之事,并無理法支持,性別即是靶子,這是其一。
“其二,女子難以得到主流支持,會導致普通官員與女子合作時瞻前顧后,甚至部分官員會有逆反心理,看到女子提出的建議,先下意識地不認同。
“這使得女子在官場博弈中處于弱勢。在過往的前例中,絕大多數得到大權的太后皇后之類,為了鞏固權勢,都不得不依賴外戚,同時重用拉攏唯利是圖之人。
“雖是為了增強自身勢力的無奈之舉,但這類人往往滿眼榮華富貴、奸猾腐敗。與這樣的人結黨,難免會有道德上的污點,給言官史官抨擊的把柄,也強化女子禍國的印象。而男子則不必有此顧慮,這是第
二。
“其三,女子貞潔更重于男子,若是女子為官,勢必要在朝廷中與男子朝夕相處,如若有要事,夜不歸宿偶也有之。
“一個女人成天待在男人多的地方,如何擋得住流言蜚語男性官員若是生活不檢點,也會受人非議,但女子標準無疑更高,還容易招致各種猜測,成天拋頭露面,已是于理不合,哪怕本身并無不守禮教之行,仍是一個易受人攻擊的把柄,又是第三。
“后面還有其四、其五難以一一贅述。
“你們年紀小不懂,官場里的人并非善男信女,稍有不慎,全家人頭落地,多一個弱點,就多一份風險。
“女人天生就在官場上有這么多劣勢,而男子卻不必有種種顧慮,當然更如魚得水。讓家里的女兒去從政,一不小心就會招致禍患,相反男子弱點少很多,哪怕愚笨一些,也少了很多麻煩事。
“是以,哪怕是天賦普通的兒子,也遠勝于聰明絕頂的女兒,至少安全穩妥很多。”
小女孩叫道“可是這不合理啊”
“不合理又如何事實如此”
二堂叔毫不客氣地道。
他冷冰冰地道“剛才討論的是否要送謝家的女兒為官。要是沒有這些問題,憑知秋當年的聰慧,我也支持她入仕但實際情況擺在眼前,難道能當不存在嗎
“重點不是公不公平,而是怎么辦
“不公平是一回事,利益權衡又是另一回事,夸一句聰慧容易,可要讓她去做官,怎么去憑什么去你們想想,真要讓她一個女子做了官,會在梁城掀起怎樣的驚濤駭浪這可與當年的才女之名不同,極有可能不是什么好名聲。
“謝家同輩并非沒有男兒,既然有更靠譜的選擇,何必鋌而走險
“不是她不能當官,而是去當突破常規的第一人,必然面對極大的風險,還會被推到風口浪尖,禍福難料這對她來說,難道真是什么好事嗎”
時間回到現在。
今日壽堂之上,雙方爭論足有半個時辰。
蕭尋初全程聽得稀奇。
謝家終究是讀書人家,雙方有來有往、有理有據,長輩顯然看輕小女孩的想法,可是也沒有太敷衍對方,反而一一與她們權衡利弊。
后來謝家姑娘說得太過激動,不慎推倒屏風,有了這個插曲,辯論才被打斷
蕭尋初少年時沒花太多心思在念書上,蕭家也沒有這種氛圍,對他而言有些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