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就這么輕易地接受了謝知秋這種事情,也是稀奇。”
“這有什么好稀奇的聽說那晚啊,謝知秋是一個女人去見的皇上,而且在那之前,她和皇上兩個人單獨待在垂拱殿,也不知道多少次了”
太學書齋。
“今年朝中太亂了,一波又一波的,完全看不清局勢。等再過兩年春闈,我們若是考中入了朝,真不知該如何是好。”
“生逢亂世,時運不濟”
“以后會怎么樣難不成還真讓女人入朝為官嗎這可不是內朝女官,而是正兒八經的朝廷命官啊”
“一個女人,在全是男人的朝堂走來走去,感覺實在有失體統”
“其實謝知秋的詩詞,寫得確實不錯,我一直十分欣賞,很有韻調,沒想到她竟然就是蕭大人世上有這樣的奇女子,著實令人欽佩。”
“我也欣賞,但入朝為官還是以前沒有這樣的前例,女子的本業還是該在家里相夫教子。”
“這事不歸我們學生管,還是要看天子的意思。”
城東書局。
“依我看,那謝知秋就像唐代的武后一樣,開了一個極壞的頭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此乃基本三綱;女子一生,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此乃禮記之要求。而這謝知秋,完全有悖倫常,就算救了皇帝,也只不過可以將功抵過,絕不可再讓其亂政,重蹈過往女子誤國的覆轍”
“英雄所見略同。”
“說得對,這根本是陰陽錯亂、牝雞司晨啊”
這時,忽聽路邊有人冷哼一聲道
“好一群酸腐之輩”
那書生本在慷慨陳詞,受人附和十分得意,忽然被打斷,頓覺面上無光,惱道“黃酒鬼,你有什么意見”
那酒客言道“你們難道看不出來,她的政策有利的是天下百姓,有利的是在座諸位若是將她換下去,上來的人真能做得比她好嗎只要能在這動蕩世間保住江山,為官的是男是女又有什么關系”
書生理直氣壯道“可這不合老祖宗的規矩啊再說了,我可沒看出那新政對我有什么有利的,又是重商又是重工,將農本不知忘到哪里去了”
“嘁,張兄,你別理他,這酒鬼瘋瘋癲癲的,還當自己是個風流隱士呢。”
“就是。”
酒鬼仰天飲酒,拍節歌道“呵,驚鳥之不群兮,自前代而固然。何方圓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俗人,俗人”
而這邊聊得熱鬧,另一邊,又有人道
“其實,說句和大多數人觀點不同的,我覺得謝大人的政
見,是的確為民著想。”
“我家本業務農,若非謝大人偽裝男子之身減稅,這兩年日子恐怕不好過。更別提謝大人還為各方田地修了水利,既有利于灌溉。
“不僅如此,自從開始新政以后,各地物價大減,市場上商品多了,小商品價格也低廉不少,對收入少的人來說,只去年一年,就過得比以前寬裕多了。”
“只說這幾點,我已十分感激謝大人,做人應當知恩圖報,謝大人現在處境已經兇險,我實在做不到與其他人一般,在這種時候落井下石。”
此言一出,便也有一些人小聲附和
“其實我也這么想。”
“我家小本經營,只去年一年,梁城忽然規范了許多,也是多虧謝大人新政。”
二月柳葉吐芽之際,因為這橫空出世的謝知秋,整個梁城吵成一團。
而這個時候,處于整個風口浪尖的謝知秋,其實不止在外面受人非議,就連在自己家里,她同樣必須面對眾多異樣的眼光
謝家老夫人曾蓮,自從謝知秋這個孫女暴露身份回家,她就吃不下飯、睡不好覺,愁得仿佛又老了十歲。
祖母直到去年壽辰為止,日子都過得很祥和,出門在外也十分風光
她的孫女嫁給了名噪一時的狀元郎,孫女婿極為爭氣,二十出頭就當上參知政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