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沒有親孫子一直是她的心病,但大孫女找到這么厲害的孫女婿,她還是很高興的,臉上都添光不少。
老夫人本以為可以就這樣懷抱著一點遺憾頤養天年,然而這份體面,在去年年底戛然而止。
謝知秋救了皇帝,身份隨之暴露,將整個謝家都推入了輿論場
原來她一直以為的孫女婿,實則是孫女本人。
老人家得知實情,頓時整個人都難受起來
若謝知秋那些事情,都是一個孫子所為,那她肯定開心驕傲得很,但換作是孫女,一切都不一樣了。原因無他,就兩個詞
離經叛道
不合常理
女子一生最重名聲,要是名聲沒了,那一輩子就毀了
謝知秋的所作所為,實在太背離社會常識了,而且還做了太多女子不該做的事。
她現在到處被人討論,外面的人隨意評價她的外貌、婚姻、貞潔、人際關系。
在這世道,一個女子的私事被全天下的男人如此議論,基本已經是將名聲放在地上踩,毫無尊嚴可言。
老夫人一輩子循規蹈矩,哪里受過這么多非議更別提很多話在她看來,實在丟臉難聽得很,比被夫君休棄還要糟糕。
自從謝知秋回家,老夫人就不敢出門了,每天悶在屋子里,整日對周圍人念叨幾句話
“你們說,蕭家人還會要她這個媳婦嗎”
“你們都幫我勸勸她,讓她去跟蕭家賠罪,求求蕭家,讓她回去好好過日子吧,就說她以
后肯定不惹事了。讓我這老骨頭一起去賠禮道歉也行,再貼點嫁妝也行。”
她自己曾親自去勸過孫女幾次,但謝知秋一雙眸子黑洞洞的,又不太愛說話,老夫人實在有點怕了這個孫女,就改道去找兒子。
說實話,現在外面對謝家風言風語極多,受此影響,謝老爺的生意也一落千丈。
謝望麟本身同樣是第一次經歷這種陣仗,面對民間輿情,他心里其實同樣是毛毛的,更別提謝家乃是書香門第,骨子里清高,他有時聽到關于自己女兒的污言穢語,簡直氣得七竅生火。
但謝望麟畢竟不像老夫人那樣一生都在后宅,他早年讀過書,由于謝家的背景,平時往來的朋友也有不少做官的,對局勢看得更清楚。
謝望麟一聽老夫人要讓他去勸謝知秋,不等對方說完,當即打斷了她“母親現在外面對于謝知秋,是有很多難聽的話。那些人要說,能阻止就阻止,不能阻止就隨他們去,但您可萬萬不要跟著當了真”
“”
老夫人見兒子表情異常嚴肅,不解道“我勸孫女趕快回夫家,回去相夫教子,難道還錯了嗎就算知秋自己說這婚事是假的,但她和蕭家的人都住在一個屋里好幾年了,在別人眼里,假的也是真的了除了蕭家,她還能嫁到哪里去呢”
謝望麟肅言“不是說這事,是說知秋兒的名聲。母親,你難道沒發現,現在公開談論的都是些普通百姓和無所事事的書生學生,而真正的朝中官員,一個都沒敢開口嗎”
老夫人一愣。
她問“這是何意”
“一件事最終如何定調,普通人怎么想的,沒有半點用。”
謝望麟道。
“最關鍵的,只有皇上。”
只要皇上開了口,朝廷下了結論,那就是唯一正確的結果。
普通人如有不同口徑,那就是亂臣暴民、叛君之輩,盡管不可能堵住所有悠悠之口,但壓制住絕大多數人,讓他們不敢亂說話,這樣就足夠了。
謝望麟說“我們知秋兒救了皇上,皇上肯定站在她這一邊。但皇上也不想被百姓官員認為是昏庸無道,所以還在猶豫要如何處理此事,可能也想先觀察一下民意。
“民意現在確實不利于我們,但皇上本人不是這樣想的,你若是被他人的言論裹挾,真將知秋兒罵一頓趕到蕭家去,那無異于打皇上的臉,得不償失。
“現在其實只有一件事不確定知秋兒保不保得住她的官職。
“再怎么樣,我們謝家都是皇上的救命恩人,這是鐵板釘釘的,皇上那日就當著百官的面承認了,無非是還不知道怎么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