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在喧囂的梁城,又有另外一種聲音傳了出來
“人都說自古英雄多男兒,但凡事總有例外,正所謂巾幗不讓須眉,紅顏更甚兒郎,各位看官,您可別急著反駁,且聽我慢慢道來。且說南北朝時期,便有傳說稱,一位花姓女子替父從軍,創下千古佳話;往近了說,還有唐朝女將樊梨花,橫刀立馬,武功蓋世,與父一同出征,平定北疆之亂。而我今日要說的話,便是本朝一位奇女子,其父姓謝,她生于天順年間,自幼飽讀詩書”
“我搞不懂諸位為何如此反對謝知秋入朝為官,這年頭還有多少為民做主的好官這一兩年的事擺在眼前,若不讓謝大人做官,難道將官位白白讓給那劉求榮之輩販賣人肝的酒囊飯袋嗎”
“其實若要說女子科考做官,我也不是很贊成,但謝知秋與普通女子不同。最關鍵是,我擔心,朝廷好不容易才減了稅,若是真像那些人說的,將謝知秋弄成是妖邪鬼怪,一個妖邪提倡的政策,難道還能繼續下去嗎你我明年交的稅,要是又變回往年那樣了怎么辦”
謝家閨房,謝知秋獨自坐在屋中,靜靜地沉思。
太學里的學生之所以容易被史守成煽動,一來史守成禮部尚書的身份,能給他們實實在在的好處;
二來,科舉競爭本來就已經很激烈,女子為官雖然八字還沒一撇,但的確戳中了這些學生內心深處隱匿的恐懼,生怕自己的對手再增加,所以他們迫不及待地要將可能性扼殺在萌芽階段。
但市井里的人不同。
他們都從這段日子的新政里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現在的梁城百姓對新政評價都是很高的。
謝知秋就借一部分人的口,將“謝知秋”和新政完全綁在一起,產生謝知秋離開官場、等于新政結束的想法。
如果是從未得到的東西,人可能不會有很強的占有欲,但一旦真正得到過,再讓他們從口袋里拿出來,就很難了。哪怕是展示有可能被拿走的可能性,就足以讓大多數人產生極大的抗拒心理。
果不其然,有相當一批人本來人云亦云、反對謝知秋入朝,但一聽說謝知秋不做官,新政可能會結束,突然就銷聲匿跡、默不作聲了。
另一方面
謝知秋其實確實有循序漸進地推進女子入仕的想法。
但要是現在就把這個狐貍尾巴露出來,那必然會掀起驚濤駭浪,受到巨大的阻礙。
所以,她先藏起了這個心思,而將自己樹立成女子中的特例,塑造成一種偏離現實的、類似花木蘭祝英臺這般的戲劇傳說形象。
人們對待傳說,總是更寬容一些,縱然做出出格的事,也顯得較為合理了。
如此一來,不說輿論上與反對的人旗鼓相當,至少不會單方面被壓制了。
剩下的就是趙澤。
想到這里,謝知秋微微一凝。
其實不管那些官員什么態度、百姓如何爭論,趙澤始終對她很好。
趙澤已經很久沒有正經上朝,但他不時召集朝臣議事時,從來沒有忘記謝知秋。
他好像一直沒有考慮好今后如何安排謝知秋的官職,但對她說話始終溫聲細語、態度和藹,遠比對其他官員親近,甚至比起以前與“蕭尋初”相處時,都要更溫柔。
而這正是謝知秋的不安之處。
她略一凝神,然后偏過頭。
謝知秋回家后,并不太費心思梳妝打扮,但畢竟是女子閨房,房間里該有的東西都有。
在桌子不遠處,就是一面大銅鏡,謝知秋望過去,容顏便映入鏡中。
鏡中女子長裙曳地,一頭烏發只用一根木簪松散插著,如瀑如云。
謝知秋氣質難與人親近,但人人都說她生得肖母。
而她母親溫解語
曾無人不說是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