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入后宮,還要讓你為后,不過只比讓你入朝為官容易一點、多一點先例參考,而且這樣做,所有的壓力都會壓在朕的身上”
趙澤將他覺得難受的想法一口氣說了出來,但他看著跪在地上的謝知秋,又不由覺得心疼。
趙澤緊了緊拳頭,語氣緩和了一點,說“謝知秋朕從來沒有對其他人說過這樣的話,亦從來不曾對一個女人費這樣的心思。你為何,連這么一小步都不肯為朕退,一點都不愿為朕考慮呢”
謝知秋垂著眼瞼,內心一片冰涼。
這段日子,她并不是完全沒有發現皇上對她的好感。
但她還是懷抱希望,希望事態不要往這個方向發展,希望她對趙澤的客氣與疏遠,以及娶她進后宮會面臨的客觀困難,足以打消趙澤的念頭。
然而,終究還是迎來了壞局面。
其實趙澤會有這種想法,并不難理解。他說的都是實情,若真從選秀來說,憑謝知秋的出身,根本沒有可能嫁給皇帝,即便是當宮女,年齡都大了一點。
或許從趙澤的角度來看,這簡直是天大的開恩,可是這并不是謝知秋想要的東西。
做官與入宮,完全是兩回事。
前者認可的是她的能力與才華。
在世人眼中,這是女子不可能取得之物。
而后者,或許同樣可以獲得極大的權力,甚至比前者更大,但論其本質,這仍舊是男性的權力,只不過是妻子可以從他手上分得一部分,用以狐假虎威。
若是謝知秋想要這樣的東西,她大可以在自己才女名聲最顯的十五六歲就守株待兔,從愿意與謝家結親的人里選一個門第最高的嫁過去。
最簡單的,她可以直接嫁給秦皓,秦皓當時已經考中解元,憑他的背景人脈,如何會瞅前程
但謝知秋沒有選這條路。
她選了最險、最沒有可能的道路,好不容易走到今天這一步,她絕不愿兜兜轉轉,再回到舊路上去。
“皇上所言甚是,臣配不上皇上。”
謝知秋重新俯身,叩首于地,慢慢說道。
“皇上如此厚愛,臣感激不盡,亦深知皇上苦心。但臣之所以不答應皇上,并非不滿皇上的付出,而是臣不能為之”
“不能”
趙澤愣了一下,他倒沒想到謝知秋會這么說。
不過謝知秋說她是客觀意義上不能答應,遠比謝知秋寧愿冒著惹怒龍顏的風險、也不愿嫁給他這個皇帝好接受許多。
趙澤問“為何不能”
謝知秋道“臣的事情風風雨雨,已經在外流傳
多日,就連臣遠在千里之外的師父也有所聽聞。臣的事情傳到師父耳中后,師父驚得當即寫了一封疾書,用最快的速度托人帶到臣這里
“信中,師父反復叮囑,說臣能有此機緣,身為女兒身卻得以有機會輔佐皇上,是天大的福分。但臣萬萬不可恃寵生嬌,生出不該有的非分念頭。
“臣與皇上年齡相近,臣以女子之身輔佐皇上,本就是一樁易惹非議之事,理應比尋常男子更守君臣之禮,萬不可以色侍君,走捷徑之路。如此,才能向后世證明,皇上無論是以前還是今后,力排眾議任用臣都沒錯,確為千古難得的明君
“群臣反對臣入仕,本就是因為男女有別,若是皇上讓臣入后宮,又在后宮中聽臣諫言,必會有人說皇上是被美色所蠱惑、讓后宮干政的庸帝,于皇上的名聲不利
“師父在信中言明,他人遠在金陵,卻也能感受到皇上登基以來,整個方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師父認為,皇上慧眼識珠、用人不拘一格,這等通透,古今難得,皇上雖尚且年輕,但將來潛力難以估量,未來極有可能成為與漢文帝劉恒、唐太宗李世民齊名的明君